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言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第2章 行为金融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行为金融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 | 第11-12页 |
·行为金融学关于人的假定--非完全理性 | 第12-13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 第13-14页 |
·典型性--过度反应 | 第14页 |
·显著性--过度反应 | 第14页 |
·过度自信--反应不足 | 第14页 |
·锚定性--反应不足 | 第14页 |
·保守主义--反应不足 | 第14页 |
·行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期望理论 | 第14-16页 |
·决策参考点 | 第15页 |
·损失规避 | 第15页 |
·价值函数和权值函数 | 第15-16页 |
·非贝叶斯法则的预期 | 第16页 |
·框架效应 | 第16页 |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 第16-18页 |
第3章 行为金融在证券市场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 第18-33页 |
·有效市场假说下的证券市场效率 | 第18-22页 |
·有效市场假说下的三种有效市场 | 第18-19页 |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上的缺陷 | 第19-21页 |
·实证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批驳 | 第21-22页 |
·行为金融理论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分析 | 第22-24页 |
·证券市场无效率--有限套利和投资者情绪理论 | 第22-23页 |
·投资者行为模型 | 第23-24页 |
·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研究 | 第24-33页 |
·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效率研究 | 第24-26页 |
·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 | 第26-33页 |
第4章 行为金融在理财、公司理论与博弈中的应用研究 | 第33-52页 |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个人理财新理念 | 第33-35页 |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公司理论 | 第35-42页 |
·行为金融对传统公司理论的新思考 | 第35-36页 |
·行为金融对代理人激励机制的影响 | 第36-38页 |
·行为金融对公司融资政策(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38-39页 |
·行为金融对公司投资政策(资本预算)的影响 | 第39-42页 |
·行为博弈论 | 第42-52页 |
·标准博弈论与行为博弈论 | 第42-43页 |
·投资博弈 | 第43-45页 |
·可置信威胁的议价博弈 | 第45-47页 |
·“大陆分水岭”协调博弈 | 第47-49页 |
·“选美比赛”竞猜博弈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