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先进制造技术AMT的背景 | 第10-11页 |
| ·数控加工技术与程序编制系统 | 第11-14页 |
| ·有关CAD/CAM软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凸轮的设计 | 第19-30页 |
| ·凸轮及凸轮机构简介 | 第19页 |
|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凸轮轮廓曲线 | 第19-26页 |
|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 第19-24页 |
|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评定和选择 | 第24-26页 |
| ·凸轮的设计步骤 | 第26-29页 |
| ·本章小节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凸轮轮廓曲线生成算法的研究 | 第30-50页 |
| ·盘形凸轮的设计 | 第30-38页 |
| ·盘形凸轮的直线逼近法 | 第30-31页 |
| ·盘形凸轮的圆弧逼近算法与等误差计算法 | 第31-33页 |
| ·曲线的圆弧过渡处理 | 第33页 |
| ·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设计 | 第33-36页 |
| ·偏置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设计 | 第36-37页 |
| ·盘形凸轮的压力角校核 | 第37-38页 |
| ·圆柱凸轮的设计 | 第38-41页 |
| ·圆柱凸轮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 第38页 |
| ·圆柱凸轮曲线的逼近方式 | 第38-40页 |
| ·圆柱凸轮的压力角校核 | 第40页 |
| ·误差分析 | 第40-41页 |
| ·圆柱分度凸轮设计 | 第41-46页 |
| ·圆柱分度凸轮的应用与曲线分析 | 第41页 |
| ·曲线的计算和曲线修正 | 第41-43页 |
| ·引导圆弧线的计算 | 第43-45页 |
| ·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 第45-46页 |
| ·压力角校核与误差校验 | 第46页 |
| ·空间曲线柱形凸轮设计 | 第46-49页 |
| ·空间曲线柱形凸轮的提出和应用 | 第46-47页 |
| ·空间曲线柱形凸轮的生成和计算 | 第47-48页 |
| ·圆弧曲线过渡处理问题 | 第48页 |
| ·误差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软件总体设计 | 第50-55页 |
| ·软件选择 | 第50-52页 |
| ·开发工具软件选择 | 第50-51页 |
| ·仿真软件选择 | 第51-52页 |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软件各组成模块的设计 | 第55-70页 |
| ·参数信息录入与初步检验 | 第55页 |
| ·图形的生成、检验与显示 | 第55-56页 |
| ·工艺参数选择与刀具数据库 | 第56-57页 |
| ·生成刀具路径文件 | 第57-58页 |
| ·后置处理 | 第58-60页 |
| ·加工仿真 | 第60-62页 |
| ·读取和识别数控代码文件 | 第60页 |
| ·加工仿真 | 第60-62页 |
| ·设计及仿真加工实例 | 第62-68页 |
| ·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 | 第62-66页 |
| ·圆柱凸轮 | 第66-68页 |
| ·数据通信 | 第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 第70-75页 |
| ·凸轮设计参数录入窗口界面 | 第70-71页 |
| ·图形窗口界面 | 第71-72页 |
| ·加工参数与系统配置窗口界面 | 第72-73页 |
| ·通讯窗口界面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录 部分源代码 | 第8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