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 引论 | 第10-1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2、 理论基础对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3、 全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二、 文献综述之一:现代货币理论的新发展 | 第16-33页 |
1、 货币经济学的起源和分类 | 第16-18页 |
2、 新古典主流模型:对一般均衡体系的扩展和修正 | 第18-28页 |
(1) 、交叠世代(OLG)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 第19-22页 |
(2) 、效用函数中的货币(MIU)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 第22-24页 |
(3) 、现金先行约束(CIA)下的货币模型及对货币政策的分析 | 第24-27页 |
(4) 、三种模型之间的借鉴和融合 | 第27-28页 |
3、 搜寻理论:很难应用于政策分析的模型 | 第28-33页 |
三、 文献综述之二:货币政策的新发展 | 第33-55页 |
1、 货币政策的简单框架介绍 | 第33-36页 |
2、 从货币理论发展角度看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36-42页 |
3、 货币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动向 | 第42-55页 |
四、 中国货币政策体制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 第55-68页 |
1、 1984 年以来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和 1998 年以来独立的货币政策 | 第55-57页 |
2、 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状况及其分析 | 第57-66页 |
3、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66-68页 |
五、 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与现实的冲突 | 第68-85页 |
1、 中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第68-71页 |
2、 什么是米德冲突和三角困境 | 第71-74页 |
3、 货币政策的现实问题之一: 米德冲突和三角困境 | 第74-78页 |
4、 关注内生货币和货币流通速度 | 第78-81页 |
5、 国际比较:货币流通速度和内生货币规模扩张 | 第81-85页 |
六、 三角困境和随机冲击:一个信贷宏观模型 | 第85-104页 |
1、 内生货币和随机冲击:模型创新的现实背景 | 第85-87页 |
2、 内生货币和随机冲击:基本模型素材 | 第87-95页 |
(1) 、有关货币分析的一个基本 AS-IS-LM 模型 | 第87页 |
(2) 、随机冲击和货币政策工具规则:普尔(Poole,1970)模型 | 第87-90页 |
(3)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模型 | 第90-91页 |
(4) 、股票市场与 IS-LM 模型:布兰查德(Blanchard, 1981) | 第91-93页 |
(5) 、信贷扩张:伯南克和布林达(Bernanke and Blinder,1988)模型 | 第93-95页 |
3、 模型介绍 | 第95-98页 |
4、 均衡解 | 第98-99页 |
5、 利率规则与货币量规则比较 | 第99-101页 |
6、 外汇占款问题 | 第101-102页 |
7、 结论 | 第102-104页 |
七、 结论和建议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