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信用的概念 | 第8-13页 |
一、信用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 第8-9页 |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 第9-10页 |
三、信用的法律特征 | 第10-13页 |
第二章 信用权概念和性质 | 第13-26页 |
一、信用权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信用权的性质 | 第14-26页 |
(一)、财产权说 | 第14-15页 |
(二)、人格权说 | 第15-16页 |
(三)、商事人格权说 | 第16页 |
(四)、本文结论及理由 | 第16-26页 |
1、信用权的人格权属性 | 第17-23页 |
(1) 信用权具有人格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 第17-18页 |
(2) 信用权具有与其它具体人格权相区别的特征 | 第18-19页 |
(3) 信用权与相关具体人格权的区别 | 第19-23页 |
2、信用权的财产权属性 | 第23-26页 |
(1) 信用权具有财产权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 第23-24页 |
(2) 信用权具有与一般财产权相区别的特征 | 第24-25页 |
(3) 信用权与知识产权的区别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信用权立法保护问题研究 | 第26-43页 |
一、法律保护、规范信用权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 | 第26-31页 |
(一) 国外保护、规范信用权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第26-27页 |
(二) 国内保护、规范信用权的现状 | 第27-29页 |
(三) 目前国内立法保护信用权存在的弊端 | 第29-31页 |
二、立法保护信用权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三、信用权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 | 第34-43页 |
(一) 对信用权进行保护的立法设想 | 第34-35页 |
(二) 对信用权采取直接保护方式的理由 | 第35-37页 |
(三) 民法对信用权直接保护的内容 | 第37-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6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