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长江三角洲与贵州草海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对比研究

论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5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30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30-32页
   ·研究内容第32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32-33页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33-3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第35-40页
   ·区域背景第35-37页
   ·样品采集第37-40页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实验方法第40-49页
   ·剖面地层特征第40-43页
   ·地层年代学研究第43-46页
   ·实验方法第46-49页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PJ、TH-004钻孔理化特征及古环境意义第49-82页
   ·长江三角洲南翼PJ钻孔指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第50-61页
   ·太湖TH-004钻孔指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第61-72页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及亚洲东南季风变化旋回研究第72-76页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突变气候事件研究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贵州草海NT泥炭剖面理化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第82-97页
   ·贵州草海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第82-92页
   ·全新世西南季风发展旋回分析第92-94页
   ·西南季风区全新世突变气候事件分析第94-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与贵州草海全新世气候变化对比研究第97-102页
   ·千年尺度气候旋回特征对比分析第97-99页
   ·突变气候事件分析对比研究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西南季风区、东南季风区与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对比研究第102-110页
   ·黄土高原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第102-104页
   ·西北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第104-106页
   ·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分析第106-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八章 论文总结第110-116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110-114页
   ·不足及展望第114-116页
附录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9页
后记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研究
下一篇:典型沿海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