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当前中职生厌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第10-12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11页
     ·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1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1-12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国外研究的现状第13页
   ·本论文的创新与突破第13-14页
第二章 中职生厌学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厌学的概念第14-15页
     ·厌学的定义第14页
     ·厌学的本质第14页
     ·厌学情绪与厌学症的区别与联系第14-15页
     ·厌学生与后进生的关系第15页
   ·中职生的概念第15-16页
第三章 厌学现状及危害第16-23页
   ·厌学的现状第16-18页
     ·总体现状第16-17页
     ·中职生的厌学现状及特点第17-18页
       ·中职生厌学的现状第17页
       ·中职生厌学的特点第17-18页
   ·中职生厌学的行为特征、类型及危害第18-21页
     ·厌学的行为特征第18页
     ·厌学的类型第18-20页
       ·心理类型第19页
       ·行为表现类型第19-20页
     ·危害第20-21页
   ·中职生厌学情绪的发展阶段性第21-23页
第四章 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38页
   ·学生个体因素第23-26页
     ·中职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第23-24页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对学生厌学的影响第23页
       ·学生身心成熟转折期对学生厌学的影响第23-24页
     ·中职生厌学是小学和初中厌学的继续第24页
     ·中职生不会学习,对所学专业志趣不合第24-25页
     ·意志薄弱,思想松懈第25页
     ·就业期望值高,对今后的职业定向失去信心第25-26页
   ·家庭因素第26-28页
     ·传统观念影响,期望值过高第26-27页
     ·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第27页
     ·家庭关系氛围的影响第27-28页
   ·学校环境因素第28-35页
     ·职业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第28-30页
     ·教师第30-32页
       ·教师的素质低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第30-31页
       ·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严重的厌教情绪第31-32页
       ·教师的知识老化与教学手段的滞后第32页
     ·职业学校的教材第32-33页
     ·学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第33-34页
       ·学校的专业设置第33页
       ·学校的课程设置第33-34页
     ·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第34-35页
   ·社会环境因素第35-38页
     ·社会舆论及传统观念第35-36页
     ·社会的就业环境第36-37页
     ·社会的不良文化及社会模板作用第37-38页
第五章 解决中职生厌学的对策分析第38-48页
   ·宏观对策第38-43页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第38-40页
       ·建立初中会考制度,确保初中学段的教育教学质量第38页
       ·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第38-39页
       ·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第39页
       ·净化社会不良文化环境第39-40页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体制创新第40-43页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实行高中后培训第40-41页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实行用人单位出资定向委托培养方式来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第41页
       ·中等职业教育的一次培养制向多次往复培养制转变第41-43页
       ·对不合格的中职毕业生实行学校“召回”制度第43页
   ·微观对策第43-48页
     ·教师队伍上水平第43-45页
       ·改变教师的厌教现状第43-44页
       ·急切呼唤“双师型”教师第44-45页
     ·学校管理上水平第45页
     ·教育教学上水平第45-48页
       ·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第45-46页
       ·研究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第46页
       ·加强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第46-47页
       ·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第47-48页
第六章 改变中职生厌学现状的实践探索第48-54页
   ·“五、四、四”主体教育模式的构想第48-50页
     ·培养学生具有五种能力第48-49页
     ·四个教育过程第49-50页
     ·四个评价体系第50页
   ·关于“五、四、四”主体教育模式的论证第50-51页
     ·“五种能力”教育目标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任务和社会需求而提出的第51页
     ·教育实施的“四自”过程是主体教育的集中体现第51页
     ·“五、四、四”主体教育的评价系统,是对教育效果的检验,是学生获得成功的起点第51页
   ·“五、四、四”主体教育治理厌学的效果评价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谐波源检测与定位方法的研究--稳健回归的谐波发射水平估计
下一篇:改善系统稳定性的故障限流器的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