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援外老纺织企业的沉浮与决策建议
前言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1页 |
一、 情况简介 | 第8-9页 |
(一) 基本历史 | 第8页 |
(二) 基本状况 | 第8-9页 |
(三) 历年效益 | 第9页 |
二、 90年代末年国际纺织市场趋势 | 第9-11页 |
(一) 西方纺织国家的基本情况 | 第9-10页 |
(二) 纺织大国印度的情况 | 第10页 |
(三) 纺织大国中国的情况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成功的原因分 | 第11-15页 |
一、 创建过程中争取到了极为优厚的税收优惠 | 第11-12页 |
(一) 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 第11页 |
(二) 税收优惠政策简化了财会工作的复杂程 | 第11-12页 |
二、 两国政府的支持 | 第12页 |
(一) 马里政府帮助减轻债务负担 | 第12页 |
(二) 中国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 | 第12页 |
三、 以最快地速度恢复生产 | 第12-14页 |
(一) 建立比较规范的公司体制 | 第12-13页 |
(二) 解决缺乏合格工人的问题 | 第13页 |
(三) 制定严格的厂规 | 第13页 |
(四) 解决备件和敷料问题 | 第13-14页 |
四、 靠近优质低价的原料产地 | 第14页 |
五、 便宜的劳动力成本 | 第14-15页 |
六、 多年市场短缺带来的需求 | 第15页 |
第三章 面临的困难和分析 | 第15-26页 |
一、 表现在财务报表上的问题--财务分析 | 第15-18页 |
(一) 获利能力 | 第15-17页 |
(二)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及分析 | 第17页 |
(三) 管理效率比率及分析 | 第17-18页 |
(四) 经营杠杆及财务杠杆比率 | 第18页 |
二、 日常经营问题的分析 | 第18-26页 |
(一) 产品单一,市场需求饱和 | 第18页 |
(二) 原料价格上涨 | 第18-21页 |
(三) 能源价格问题 | 第21页 |
(四) 税收优惠即将丧失 | 第21页 |
(五) 设备老化问题 | 第21-22页 |
(六) 潜在的威胁 | 第22-23页 |
(七) 普通员工素质问题 | 第23-26页 |
(八) 亟待加强的基础管理工作 | 第26页 |
第四章 公司发展的市场潜力 | 第26-32页 |
一、 马里纺织品市场分析 | 第26-29页 |
(一) 马里纺织行业分析概述表 | 第27-28页 |
(二) 马里纺织品市场基本分析 | 第28-29页 |
二、 非洲市场的宏观吸引力 | 第29-31页 |
(一) 西方各国对非洲的态度 | 第29页 |
(二) 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29-30页 |
(三) 中国纺织业一个可能的投资方向 | 第30页 |
(四) 尚需开发潜力 | 第30-31页 |
三、 非洲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一) 非洲国家经济总量较小 | 第31页 |
(二) 战乱频仍严重阻碍着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 第31页 |
(三) 债务负担沉重 | 第31-32页 |
第五章 解决问题的建议 | 第32-42页 |
一、 尝试及评价 | 第32-33页 |
(一) 目前A公司解决问题的尝试 | 第32页 |
(二) 对公司解决办法的分析 | 第32-33页 |
(三)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 第33页 |
二、 我的建议 | 第33-42页 |
(一) 解决问题的上策--发展的战略 | 第34-39页 |
(二) 解决问题的中策--撤出战略 | 第39-40页 |
(三) 解决问题的下策--加强管理,竭泽而渔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