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4-17页 |
| ·实验场地和方法 | 第14页 |
| ·参试品种 | 第14页 |
| ·种植与田间管理 | 第14页 |
| ·水分控制 | 第14-15页 |
| ·处理及采样 | 第15页 |
| ·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 ·电解质外渗率的测定 | 第15页 |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测定 | 第15-16页 |
|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第16页 |
|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16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16页 |
| ·甘蔗品质分析 | 第16-17页 |
| 2 结果和分析 | 第17-32页 |
| ·乙烯利和水杨酸对不同甘蔗品种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7-22页 |
| ·对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对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叶绿素a | 第20-21页 |
| ·总叶绿素 | 第21-22页 |
| ·乙烯利和水杨酸对不同甘蔗品种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 | 第22-27页 |
| ·净光合速率 | 第22-24页 |
| ·气孔导度 | 第24-25页 |
| ·蒸腾速率 | 第25-27页 |
| ·乙烯利和水杨酸对不同甘蔗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7-30页 |
| ·初始荧光 | 第27-28页 |
| ·PSⅡ潜在活性 | 第28-29页 |
| ·PSⅡ光能转化效率 | 第29-30页 |
| ·甘蔗品质分析 | 第30-32页 |
| 3 讨论 | 第32-36页 |
| ·乙烯利和水杨酸对甘蔗抗旱性影响的特点 | 第32-34页 |
| ·水杨酸提高甘蔗抗旱性的可能机理 | 第34-35页 |
| ·乙烯利和水杨酸在改善甘蔗抗旱性的应用前景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附录一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