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 第1-7页 |
一 高校贫困生受助后心理问题的提出 | 第7-13页 |
(一)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及受助现状 | 第8-10页 |
(二)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三)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新思路 | 第11-13页 |
二 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的调查与分析 | 第13-29页 |
(一) 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的调查 | 第13-19页 |
1 、 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 原则和方法 | 第14-15页 |
3 、 过程 | 第15-17页 |
4 、 结果 | 第17-19页 |
(二) 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的成因分析 | 第19-29页 |
1 、 需要成因分析 | 第19-22页 |
2 、 认识成因分析 | 第22-25页 |
3 、 压力源成因分析 | 第25-29页 |
三 解决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的对策 | 第29-43页 |
(一) 解决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对策遵循的原则 | 第29-31页 |
1 、 务实原则 | 第29-30页 |
2 、 预防为主原则 | 第30-31页 |
3 、 助人自助原则 | 第31页 |
(二) 解决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对策的目标 | 第31-32页 |
1 、 清醒的自我认识 | 第31页 |
2 、 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 | 第31-32页 |
3 、 与时俱进的自我调控 | 第32页 |
(三) 解决高校贫困生受助后负性情感对策的实施 | 第32-43页 |
1 、 以资助体系为依托,注重以情感人 | 第33-35页 |
2 、 由同情走向尊重 | 第35-36页 |
3 、 用给予引导奉献 | 第36-38页 |
4 、 用精神激励弥补物质给付的不足 | 第38-39页 |
5 、 健全心理防御机制 | 第39-40页 |
6 、 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心理历程 | 第40-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