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紫兰艺术观及其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2、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4、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紫兰艺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4-22页 |
·19、20世纪之交中国的留学热潮 | 第14-16页 |
·五四时期新美术运动的兴起 | 第16-20页 |
·关紫兰的生平概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形成 | 第22-38页 |
·师承关系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22-27页 |
·洪野对其艺术的启蒙 | 第22-24页 |
·新美术运动先驱陈抱一的影响 | 第24-26页 |
·海派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 | 第26-27页 |
·西方美术带来的冲击 | 第27-34页 |
·学院派的写实基础 | 第28-31页 |
·野兽派艺术的彰显 | 第31-33页 |
·后印象派艺术的体现 | 第33-34页 |
·东方传统审美趣味的融入 | 第34-35页 |
·关紫兰艺术观的成熟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关紫兰艺术观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 第38-51页 |
·狂放有致的形色表达 | 第38-40页 |
·写意性线条在西画中的运用 | 第40-44页 |
·平面性与装饰性的表现 | 第44-48页 |
·诗意化的意境追求 | 第48-51页 |
第五章 关紫兰艺术观的文化意义 | 第51-57页 |
·有容乃大的精神对艺术创新的启示 | 第51-52页 |
·中西美术交融中画家选择的特殊性 | 第52-53页 |
·中西绘画理念与技法融合的必然性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