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现状分析 | 第10-25页 |
一、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4页 |
(一)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愈演愈烈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具体表现 | 第14-16页 |
三、 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16-25页 |
(一) 经营者的选择 | 第17-19页 |
(二) 经营者的薪酬 | 第19-23页 |
(三) 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机构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 | 第25-35页 |
一、 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公司制企业的区别 | 第25-31页 |
(一) 产权的公有与私有 | 第25-26页 |
(二) 所有者的明确与缺位 | 第26-28页 |
(三) 委托代理的多层次性 | 第28-31页 |
二、 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一) 所有权委托人责任不明 | 第31-32页 |
(二) 企业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三)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四) 市场发育不成熟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的新框架 | 第35-53页 |
一、 进一步推广、完善经营者年薪制 | 第35-40页 |
(一) 我国推行年薪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二) 完善经营者年薪制 | 第37-40页 |
二、 完善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 第40-44页 |
(一) 实施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问题 | 第41-42页 |
(二) 股票期权获受人的行权资金来源问题 | 第42-43页 |
(三) 经营者利益兑现的问题 | 第43页 |
(四) 经营者业绩评价标准的问题 | 第43-44页 |
三、 注重经营者精神激励 | 第44-47页 |
(一) 声誉激励 | 第45-46页 |
(二) 权力激励 | 第46页 |
(三) 自我实现 | 第46-47页 |
四、 强化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 | 第47-53页 |
(一) 强化所有权监督机制 | 第47-48页 |
(二) 建立有效的经营者自我监督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 | 第48-49页 |
(三) 改善外部监督机制,增强市场机制监督约束的有效性 | 第49-51页 |
(四) 改革与完善经营者的法律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第四部分 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一、 总结 | 第53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