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细菌和真菌的复合制剂及其对害虫的毒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3页
引言第13-24页
材料与方法第24-33页
 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1.1 供试菌株第24页
   1.1.1 供试真菌菌株第24页
   1.1.2 供试细菌第24页
  1.2 供试虫源第24页
  1.3 其它试验材料第24-25页
 2 试验仪器第25页
 3 试验方法第25-33页
  3.1 试验真菌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第25-28页
   3.1.1 青霉菌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第25-27页
   3.1.2 几种真菌在液体培养中培养特征的观测第27页
   3.1.3 用不同培养料培养真菌的试验第27-28页
  3.2 真菌和细菌混合液的制备和检测第28-29页
   3.2.1 真菌的培养第28页
   3.2.2 真菌和细菌混合液的配制第28-29页
   3.2.3 混合液中真菌孢子发芽率的测定第29页
   3.2.4 混合液中细菌活芽孢浓度的测定第29页
   3.2.5 细菌培养基的制作第29页
  3.3 细菌和真菌复合乳剂的制备和生测第29-31页
   3.3.1 复合乳剂的制备第29-30页
   3.3.2 复合乳剂的活性检测第30页
   3.3.3 复合乳剂对害虫的毒力测定第30-31页
  3.4 细菌和真菌复合粉剂的制备与生测第31-32页
   3.4.1 复合粉剂的制备第31页
   3.4.2 复合粉剂对害虫的毒力测定第31-32页
  3.5 数据处理第32-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70页
 1 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第33-41页
  1.1 青霉菌的菌落特征第33页
  1.2 温度和营养对青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第33-36页
  1.3 真菌在培养液中培养特征的观测第36-37页
  1.4 真菌在培养料上的生长情况第37-38页
  1.5 真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第38-40页
  1.6 真菌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第40-41页
 2 真菌和细菌混合液的检测第41-43页
  2.1 混合液细菌活性的测定第41页
  2.2 混合液真菌活性的测定第41-43页
  2.3 混合液浓度的选定第43页
 3 细菌和真菌复合乳剂的检测第43-62页
  3.1 复合乳剂物理性状的变化第43-44页
  3.2 复合乳剂夏季保存一个月后的检测第44-50页
   3.2.1 细菌活性的检测第44-45页
   3.2.2 真菌活性的检测第45页
   3.2.3 对桃蚜的毒力测定第45-48页
   3.2.4 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第48-50页
  3.3 复合乳剂夏季保存四个月后的检测第50-54页
   3.3.1 细菌活性的检测第50-51页
   3.3.2 真菌活性的检测第51-52页
   3.3.3 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第52-54页
  3.4 复合乳剂保存一年后的检测第54-59页
   3.4.1 细菌活性的检测第54页
   3.4.2 真菌活性的检测第54-55页
   3.4.3 对桃蚜的毒力测定第55-57页
   3.4.4 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第57-59页
  3.5 复合乳剂在各阶段对目标害虫毒力的生测评价第59-62页
   3.5.1 复合乳剂对棉铃虫的生测评价第59-60页
   3.5.2 复合乳剂对桃蚜的生测评价第60-62页
 4 细菌和真菌复合粉剂保存半年后的检测第62-70页
  4.1 细菌活性的检测第62-63页
  4.2 真菌活性的检测第63页
  4.3 复合粉剂对桃蚜的毒力测定第63-65页
  4.4 复合粉剂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第65-70页
讨论第70-77页
 1 杀虫真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要求第70-72页
  1.1 对营养的要求第70页
  1.2 培养的温度要求第70页
  1.3 培养的湿度要求第70-71页
  1.4 对光照的要求第71页
  1.5 对pH的要求第71-72页
 2 Bt制剂的商品化特点第72-74页
  2.1 Bt的商品剂型第72页
  2.2 Bt杀虫剂的保护措施第72-74页
 3 细菌和真菌复合制剂的配制第74-75页
  3.1 真菌菌株的选择第74页
  3.2 复合制剂中微生物成分的特点及辅剂的选择第74-75页
 4 复合制剂的检测、贮存及应用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致谢第86页
作者简介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文视界中的幼儿教育课程理念
下一篇:虎纹蛙Sox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