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超声工程论文--超声的应用论文

超声检测数字化模块的研制

1 绪论第1-15页
 1.1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7-11页
  1.1.1 无损检测技术介绍第7页
  1.1.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第7-8页
  1.1.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第8-11页
 1.2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第11-13页
  1.2.1 现实要求—“西气东输”工程第11-12页
  1.2.2 计算机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第12-13页
  1.2.3 计算机技术用于超声无损检测第13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13-15页
  1.3.1 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2 超声检测数字化方案选择第15-20页
 2.1 硬件设计第15-18页
  2.1.1 选择超声检测仪第15页
  2.1.2 选择A/D转换器第15-18页
  2.1.3 选择单片机第18页
 2.2 软件设计第18-19页
  2.2.1 Visual C++编程及MFC简介第18-19页
  2.2.2 软件结构第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3 单片机控制的高速数据采集模块第20-36页
 3.1 数据采集模块的整体结构第20-21页
 3.2 数据采集原理第21-24页
  3.2.1 采样过程第21-23页
  3.2.2 A/D转换器的选择第23-24页
 3.3 高速数据采集第24-26页
  3.3.1 简述第24页
  3.3.2 超声波传播时间的计算第24-25页
  3.3.3 采样频率的确定第25-26页
  3.3.4 缓存器容量的确定第26页
 3.4 数据采集卡的设计第26-28页
  3.4.1 数据读取方式的选择第26-27页
  3.4.2 A/D转换器的选择第27-28页
  3.4.3 地址发生器第28页
  3.4.4 数据、地址选择器第28页
  3.4.5 高速数据缓存器第28页
 3.5 单片机的选择第28-30页
  3.5.1 选择单片机第28-29页
  3.5.2 数据传送方式的选择第29-30页
 3.6 单片机编程第30-35页
  3.6.1 Keil C51语言的简介第30-32页
  3.6.2 程序组成部分第32-35页
 3.7 印数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第35页
 3.8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曲线显示与串行通讯程序编写第36-48页
 4.1 Visual C++开发工具及MFC编程简介第36页
 4.2 软件开发所用的关键技术介绍第36-40页
  4.2.1 进程与线程第36页
  4.2.2 多线程间同步第36-37页
  4.2.3 动态链接库第37页
  4.2.4 串行通讯第37-39页
  4.2.5 串行通讯方式第39-40页
 4.3 软件的结构第40-47页
  4.3.1 曲线显示模块第41-42页
  4.3.2 串行通讯模块第42-44页
  4.3.3 信号处理模块第44-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海上保险中的因果关系
下一篇:颅脑外伤后气管内吸引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