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1 前言 | 第6-14页 |
1.1 果树胚乳培养研究进展 | 第7-13页 |
1.2 本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4-19页 |
2.2.1 预备试验 | 第14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2.2.3 外植体建立 | 第14-16页 |
2.2.4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 | 第16-17页 |
2.2.5 不定芽发生 | 第17-18页 |
2.2.6 芽苗继代增殖培养 | 第18页 |
2.2.7 胚状体诱导 | 第18页 |
2.2.8 不定根发生 | 第18-19页 |
2.2.9 试管苗移栽 | 第19页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5页 |
3.1 外植体建立阶段 | 第19-26页 |
3.1.1 不同消毒处理对污染率、褐变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3.1.2 取材时期对胚乳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变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3 低温处理对胚乳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4 预培养对胚乳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5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配比在胚乳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 | 第23-25页 |
3.1.6 带胚培养与胚乳单独培养比较 | 第25-26页 |
3.2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 | 第26-27页 |
3.2.1 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效果的影响 | 第26页 |
3.2.2 外植体大小及继代数对愈伤组织增殖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愈伤组织形态建成及不定芽分化 | 第27-29页 |
3.3.1 愈伤组织形态建成 | 第27-28页 |
3.3.2 不定芽分化 | 第28-29页 |
3.4 芽苗继代增殖培养 | 第29-30页 |
3.5 胚状体诱导 | 第30-31页 |
3.6 不定根发生 | 第31-34页 |
3.7 试管苗移栽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8页 |
4.1 枇杷胚乳培养取材时期 | 第35页 |
4.2 低温处理与预培养对枇杷胚乳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5页 |
4.3 胚因子的作用 | 第35-36页 |
4.4 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 | 第36-37页 |
4.5 活性炭的作用 | 第37页 |
4.6 光强与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5 小结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英文摘要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图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