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漂白化学机械浆的返黄及研究现状 | 第1-4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 ·返色机理研究历史的回顾 | 第21-37页 |
| ·引起纸浆返黄的几点要素 | 第22-27页 |
| ·光波 | 第22-24页 |
| ·氧气的影响 | 第24页 |
| ·湿度(水分)的影响 | 第24-25页 |
| ·酸碱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26页 |
| ·纸浆种类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返色机理研究进展 | 第27-37页 |
| ·返色程度的表征 | 第27-29页 |
| ·热老化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 ·高得率浆光诱导返色研究进展 | 第33-37页 |
| ·抑制返黄的技术措施 | 第37-3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 第二章 杨木速生材制APMP纸浆性能 | 第46-73页 |
| ·引言 | 第46-51页 |
| ·制浆方法的比较 | 第46-47页 |
| ·主要制浆用杨树品种与适宜发展区域 | 第47-51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1-53页 |
| ·材料 | 第51页 |
| ·方法 | 第51-53页 |
| ·材性及纤维形态分析 | 第51页 |
| ·APMP制浆 | 第51-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7页 |
| ·制浆有关的材性 | 第53-56页 |
| ·杨木材性 | 第53-54页 |
| ·化学组成 | 第54-55页 |
| ·纤维形态 | 第55-56页 |
| ·几种杨木采用APMP法制浆性能的比较 | 第56-61页 |
| ·能耗 | 第56-58页 |
| ·强度 | 第58-60页 |
| ·光学性能 | 第60-61页 |
| ·黑杨APMP与CTMP制浆性能 | 第61-67页 |
| ·工艺条件 | 第61-62页 |
| ·黑杨APMP与CTMP制浆性能 | 第62-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第三章 高得率纸浆木质素特征和光诱导返色机理的研究 | 第73-104页 |
| ·引言 | 第73-7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 ·木粉硝基苯氧化及HPLC色谱 | 第75-76页 |
| ·杨木APMP纸浆的制备 | 第76页 |
| ·杨木APMP纸浆木素(二氧六环)制备 | 第76-77页 |
| ·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 第77-78页 |
| ·酚羟基含量的测定 | 第78页 |
| ·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78页 |
| ·UV-VIS紫外光谱 | 第7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8-100页 |
| ·Kubellka-Munk理论 | 第78-81页 |
| ·杨木木质素结构和杨木APMP纸浆残余木质素特征 | 第81-100页 |
| ·杨木木质素结构 | 第81-86页 |
| ·杨木木质素结构单元 | 第86-88页 |
| ·纸浆中乙酰基和酚羟基含量 | 第88-89页 |
| ·杨木APMP纸浆木质素样品~1H-NMR分析 | 第89-92页 |
| ·FT-IR红外光谱 | 第92-96页 |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96-98页 |
| ·杨木APMP光诱导返色机理的描述 | 第98-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 第四章 采用化学还原处理稳定杨木APMP纸浆白度 | 第104-122页 |
| ·引言 | 第10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04-107页 |
| ·原料 | 第104-105页 |
| ·化学还原处理 | 第105-106页 |
| ·抄片 | 第106页 |
| ·紫外线辐照 | 第106页 |
| ·白度测定 | 第106页 |
| ·rBSE和PCNo.的定义 | 第106-10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20页 |
| ·还原处理抑制光诱导返色的作用 | 第107-110页 |
| ·还原处理在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次序 | 第110-112页 |
| ·硼氢化钠、亚硫酸氢钠混合物还原处理纸浆的适宜处理条件 | 第112-116页 |
| ·还原处理改善纸浆白度稳定性的分析 | 第116-120页 |
| ·结论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 第五章 木素化学改性防止杨木APMP浆光诱导返黄 | 第122-141页 |
| ·引言 | 第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122-125页 |
| ·纸浆 | 第122-123页 |
| ·乙酰化 | 第123-124页 |
| ·乙酰基含量的测定 | 第124页 |
| ·酚羟基含量的测定 | 第124页 |
| ·纸页的抄造 | 第124页 |
| ·紫外光照射 | 第124页 |
| ·白度测定 | 第124页 |
| ·rBSE和P.C.No.的定义 | 第124-12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5-137页 |
| ·以水为介质的处理效果 | 第125页 |
| ·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乙酰化处理效果 | 第125-131页 |
| ·二氯甲烷为介质 | 第126-127页 |
| ·丙酮为介质 | 第127-131页 |
| ·在气相中乙酰化反应 | 第131-133页 |
| ·酚羟基和乙酰基的含量 | 第133-134页 |
| ·UV-VIS光谱 | 第134-137页 |
| ·结论 | 第137-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41页 |
| 第六章 助剂对杨木APMP纸浆白度稳定效果的研究 | 第141-157页 |
| ·引言 | 第14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41-145页 |
| ·几种助剂 | 第141-144页 |
| ·纸页规格 | 第144页 |
| ·紫外光老化 | 第144页 |
| ·白度测量 | 第144页 |
| ·rBSE和P.C.No.的定义 | 第144-1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45-155页 |
| ·使用有机溶剂配制溶液抑制返色情况 | 第145-148页 |
| ·APMP原浆 | 第145页 |
| ·硼氢化物还原纸浆 | 第145-148页 |
| ·使用水为溶剂配制的溶液抑制返色情况 | 第148-153页 |
| ·APMP原浆 | 第148-149页 |
| ·硼氢化物还原纸浆 | 第149-153页 |
| ·UV-VIS光谱 | 第153-155页 |
| ·结论 | 第155-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57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157-161页 |
| ·黑杨APMP纸浆性能 | 第157页 |
| ·黑杨及其APMP纸浆木质素结构特征 | 第157页 |
| ·黑杨APMP纸浆光诱导返色机理 | 第157-158页 |
| ·抑制黑杨APMP纸浆光诱导返色的技术措施 | 第158-160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0-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