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动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 第11-12页 |
1.2 模型方法 | 第12-13页 |
1.3 生长的数学模型及模拟仿真技术的引入 | 第13-15页 |
1.4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15-16页 |
2 动态营养模型建立的框架和原则 | 第16-23页 |
2.1 对生长问题的抽象 | 第16-18页 |
2.2 模型中的营养学原则 | 第18-19页 |
2.3 模型的框架 | 第19-23页 |
3 模型的试验研究 | 第23-31页 |
3.1 总体设计 | 第23页 |
3.2 饲养试验 | 第23-27页 |
3.3 消化试验 | 第27-28页 |
3.4 屠宰试验 | 第28-30页 |
3.5 试验室分析 | 第30-31页 |
4 模型中具体的问题 | 第31-56页 |
4.1 体重生长曲线—动物遗传参数的确定 | 第31-34页 |
4.2 建立预测自由采食量的公式 | 第34-38页 |
4.3 体蛋白质量与体重的关系 | 第38-39页 |
4.4 体水分量与体蛋白质量的关系 | 第39页 |
4.5 体灰分量与体蛋白质量的关系 | 第39-40页 |
4.6 被毛与皮肤的问题 | 第40页 |
4.7 体脂量与体重、体蛋白质量的关系 | 第40-42页 |
4.8 体蛋白质沉积上限 | 第42-46页 |
4.9 确定体脂沉积率 | 第46-47页 |
4.10 体蛋白质的净维持需要 | 第47-48页 |
4.11 维持能量需要与体组成沉积的能耗 | 第48-51页 |
4.12 食入有效能在动物体内的使用分配 | 第51-56页 |
5 建立模型、组装、验证 | 第56-63页 |
5.1 初始变量、输入变量及参数说明 | 第56-57页 |
5.2 计算自由采食量及量化营养原则 | 第57-58页 |
5.3 计算体蛋白质和体脂肪沉积率 | 第58-59页 |
5.4 计算输出变量 | 第59-60页 |
5.5 用于模型调试和验证的指标 | 第60-61页 |
5.6 仿真模型的运行调试 | 第61-63页 |
6 模型验证 | 第63-71页 |
6.1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63-69页 |
6.2 验证结果讨论 | 第69-71页 |
7 研究结论 | 第71-74页 |
7.1 由建立模型得到的理论认识 | 第71-73页 |
7.2 营养仿真模型改进的关键点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一 试验研究数据 | 第78-90页 |
附录二 试验猪舍示意图 | 第90-91页 |
附录三 猪的营养生长仿真模型计算机程序SIMPIG | 第91-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