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论文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代理理论框架下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交易成本框架下的分析 | 第14页 |
·不同治理系统下债权人作用 | 第14-15页 |
·竞争环境的角度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 | 第16-18页 |
·债券融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 | 第18-21页 |
·文献综述述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债券融资和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2-31页 |
·债务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 | 第22-24页 |
·降低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 | 第22-23页 |
·对经理层的激励约束 | 第23-24页 |
·债券融资的治理效应 | 第24-28页 |
·预算软约束问题 | 第24-25页 |
·股东控制权问题 | 第25页 |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 | 第25-26页 |
·约束经营者的不当经营行为 | 第26-27页 |
·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7-28页 |
·债券融资处理信息不对称的途径 | 第28页 |
·公司治理因素对债券融资的影响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债券融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1-39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1页 |
·样本选取 | 第31页 |
·实证模型设定 | 第31-35页 |
·模型1 的设定 | 第32-33页 |
·模型2 的设定 | 第33-34页 |
·模型3 的设定 | 第34-35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实证检验 | 第35-38页 |
·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39-42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建议 | 第39-41页 |
·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39-40页 |
·扩大企业债券需求 | 第40页 |
·建立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 | 第40-41页 |
·建立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 | 第41页 |
·建立合理规范的债券市场规章制度 | 第41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