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压力加工论文--轧制论文--轧制工艺论文--轧制方法论文--热轧论文

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1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板形的概念第15-18页
     ·板凸度和比例凸度第15-16页
     ·楔形第16页
     ·边部减薄第16页
     ·局部高点第16-17页
     ·平直度及其表示方法第17-18页
     ·带钢横断面的多项式表示第18页
   ·板形控制理论的发展第18-22页
     ·轧辊弹性变形研究的发展第19-21页
     ·轧辊磨损研究的发展第21页
     ·轧辊热膨胀研究的发展第21-22页
   ·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第22-26页
     ·液压弯辊第22-23页
     ·轧辊横移第23-25页
     ·轧辊交叉第25-26页
   ·板形控制系统的发展第26-28页
   ·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的发展第28-30页
     ·横移轧机工作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的发展第28-29页
     ·支撑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的发展第29-3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2章 辊系变形理论的研究第31-52页
   ·辊系弹性变形的研究第31-38页
     ·辊系受力分析第31页
     ·离散化第31-32页
     ·影响函数第32-36页
     ·变形协调方程第36页
     ·计算流程第36-38页
   ·轧辊磨损的研究第38-42页
     ·轧辊磨损的特征和机理第38页
     ·轧辊磨损数学模型第38-42页
   ·轧辊热膨胀的研究第42-51页
     ·基本定律第43-45页
     ·轧辊热凸度数学模型第45-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第52-67页
   ·空载辊缝凸度模型第53-54页
     ·轧辊凸度模型第53-54页
     ·支撑辊与工作辊间辊缝凸度第54页
     ·工作辊间辊缝凸度第54页
   ·均载辊缝凸度模型第54-59页
     ·数学模型第55页
     ·模型系数确定第55-57页
     ·计算实例第57-59页
   ·带钢板形预报模型第59-64页
     ·带钢出口凸度预报模型第60页
     ·带钢出口平直度预报模型第60-64页
   ·板形判别模型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板形控制策略的研究第67-79页
   ·传统的板形控制策略第67-68页
   ·新型的板形控制策略第68-78页
     ·各机架带钢入口有效比例凸度范围的计算第69-71页
     ·出口有效比例凸度调控范围的计算第71-72页
     ·有效比例凸度的分配第72-73页
     ·各板形控制手段设定值的计算第73-77页
     ·计算实例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板形控制系统的开发第79-93页
   ·板形控制系统的组成第79-80页
   ·板形预设定计算第80-82页
   ·板形自学习计算第82-84页
   ·板形前馈控制第84-85页
   ·板凸度反馈控制第85-86页
   ·平直度反馈控制第86-92页
     ·传统平直度反馈控制及其问题第87-88页
     ·带Smith预估器的平直度反馈控制系统第88-92页
     ·计算流程第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6章 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的研究第93-113页
   ·CVC-plus辊型曲线设计的研究第93-100页
     ·空载辊缝方程及工作辊等效凸度第93-94页
     ·辊型曲线系数的确定第94-98页
     ·辊型曲线设计实例第98-100页
   ·支撑辊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第100-112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100-110页
     ·优化设计算法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板形控制技术的现场应用第113-129页
   ·工艺布置及设备参数第113-11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况第114-116页
   ·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的现场应用第116-119页
   ·板形控制系统的现场应用第119-128页
     ·轧辊磨损计算模块的实际应用第120-121页
     ·轧辊热凸度计算模块的实际应用第121-124页
     ·板形预设定计算模块的实际应用第124-126页
     ·板形设定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第126-128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8章 结论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作者简介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CC金属冷加工织构演变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
下一篇:富钾页岩钾赋存状态及提钾过程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