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磷与生命化学 | 第14-16页 |
·磷与生命起源 | 第16-21页 |
·生命起源问题 | 第17-18页 |
·核苷酸与多肽共同起源学说 | 第18-21页 |
·手性磷化学 | 第21-25页 |
·手性是生命的标志 | 第21-22页 |
·生命起源与手性起源 | 第22-23页 |
·有机磷立体化学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磷酰基转移反应及蛋白激酶 | 第25-27页 |
·蛋白激酶与疾病治疗 | 第25-26页 |
·合成手性磷酰基化合物的重要意义 | 第26-27页 |
·~(31)PNMR与液质联用(HPLC-ESI-MS) | 第27-30页 |
·~(31)PNMR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页 |
·电喷雾质谱技术(ESI-MS) | 第27-29页 |
·HPLC-ESI-MS技术简介 | 第29-30页 |
·硕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从氨基酸角度研究磷化学 | 第30-31页 |
·从磷化学角度研究氨基酸 | 第31-32页 |
第二章 N-磷酰化氨基酸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研究 | 第32-70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试剂 | 第34-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分析条件 | 第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RP-HPLC-ESI-MS)分析条件 | 第35-36页 |
·原料合成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63页 |
·N-磷酰化氨基酸酯交换反应混合物的~(31)PNMR分析 | 第38-50页 |
·Ala与Ile | 第38-43页 |
·Asn与Gln | 第43-47页 |
·Trp | 第47-49页 |
·~(31)PNMR分析小结 | 第49-50页 |
·LC-ESI-MS分析 | 第50-63页 |
·DIPP-t-Leu与正丁醇反应体系的~(31)PNMR与HPLC分析 | 第50-52页 |
·DIPP-t-Leu与正丁醇反应体系的LC-ESI-MS分析 | 第52-54页 |
·DIPP-Phe与9-芴甲醇反应体系的~(31)PNMR与HPLC分析 | 第54-57页 |
·DIPP-Phe与9-芴甲醇反应体系的LC-ESI-MS分析 | 第57-59页 |
·DIPP-Phe与9-芴甲醇反应体系的电喷雾多级质谱(ESI-MS~n)分析 | 第59-63页 |
·LC-ESI-MS分析小节 | 第63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附:O,O-二异丙基-N-磷酰化氨基酸波谱数据 | 第66-70页 |
第三章 N-磷酰化氨基酸不对称酯交换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0-85页 |
·亲核试剂(ROH)对N-磷酰化氨基酸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70-72页 |
·溶剂对N-磷酰化氨基酸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72-73页 |
·PH对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73-75页 |
·催化剂对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75-78页 |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78-80页 |
·氨基酸侧链基团对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的影响 | 第80-82页 |
·理论计算 | 第82-84页 |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四章 N-磷酰化氨基酸在成肽过程中手性选择效应的研究 | 第85-109页 |
·实验部分 | 第86-8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6-87页 |
·原料合成 | 第87-88页 |
·合成方案对产物消旋的影响 | 第88-94页 |
·HPLC研究消旋 | 第90-92页 |
·~(31)PNMR技术对反应消旋的研究 | 第92-94页 |
·氨基酸手性选择的发现 | 第94-96页 |
·合成磷酰化二肽过程的手性选择 | 第96-100页 |
·DIPP-L-AIa与L/D.PheOMe | 第96-98页 |
·DIPP-L-AIa与L/D.LeuOMe | 第98-100页 |
·合成磷酰化三肽过程的手性选择 | 第100-101页 |
·理论计算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页 |
附:磷酰化多肽波谱数据及晶体数据 | 第104-109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
附录 | 第118页 |
1.论文图表索引 | 第118-121页 |
2.化合物谱图 | 第121-137页 |
3.符号缩写表 | 第137-138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