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中医的存废之争及其实质 | 第14-26页 |
| ·关于中医存废的几次论争 | 第14-16页 |
| ·历史上的中医存废之争 | 第14-15页 |
| ·21 世纪关于中医的存废之争 | 第15-16页 |
| ·中医存废之争的实质是对中医科学性的怀疑 | 第16-21页 |
| ·科学的划界问题 | 第17-20页 |
| ·“废除论”对中医科学性的否定 | 第20-21页 |
| ·对“中医废除论”的质疑 | 第21-26页 |
| ·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作为非自然科学领域的划界标准过于简单化、绝对化 | 第21-22页 |
| ·文化是多元的,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也应当是多元的 | 第22-23页 |
| ·中医是不是科学,只能依据实践标准来检验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中医理论和方法中的系统整体性思想 | 第26-34页 |
| ·系统及其整体性 | 第26-27页 |
| ·系统的定义 | 第26页 |
| ·整体性是系统的根本特点 | 第26-27页 |
| ·中医研究方法的系统整体性 | 第27-30页 |
| ·把人体各组成部分视为一个协同有序的有机整体 | 第27-28页 |
| ·把机体与精神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 第28页 |
| ·认为地理环境、季节气候直接影响人体机能 | 第28-30页 |
| ·中医诊断的系统整体性 | 第30-31页 |
| ·对致病的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察、整体把握 | 第30页 |
| ·根据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把握整个机体的生命信息 | 第30-31页 |
| ·中医治疗的系统整体性 | 第31-34页 |
| ·以“证”为核心,强调辨证论治 | 第31-32页 |
| ·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强调整体把握 | 第32-34页 |
| 结束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附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