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与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图表索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述 | 第14-18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定义与分类 | 第14-16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6-17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特点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8-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本课题软硬件平台组成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立体仓库系统总体构成 | 第20-26页 |
·系统相关术语介绍 | 第20-23页 |
·机械设备 | 第20-21页 |
·电气与电子设备 | 第21-23页 |
·系统整体组成 | 第23-24页 |
·仓库模型设定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立体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 第26-52页 |
·数据库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数据库应用技术概述 | 第26-27页 |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管理系统分析与整体结构设计 | 第28-31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8-29页 |
·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 第29-30页 |
·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数据库系统设计 | 第31-37页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31-33页 |
·数据表的设计 | 第33-37页 |
·出入库方式分类 | 第37-38页 |
·货位状态与储存策略 | 第38-40页 |
·货位状态转换 | 第38-39页 |
·储存策略 | 第39-40页 |
·入出库算法与实现 | 第40-43页 |
·入库算法与实现 | 第40-42页 |
·出库算法与实现 | 第42-43页 |
·库存优化 | 第43-49页 |
·库存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 第43-44页 |
·库存控制的分类 | 第44页 |
·哈里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 第44-46页 |
·库存费用的批量弹性 | 第46-47页 |
·哈里斯批量弹性模型 | 第47-49页 |
·非确定性固定订货量系统的确定 | 第49-51页 |
·需求不确定,提前期确定的固定订货量系统 | 第49-51页 |
·需求不确定,提前期不确定的固定订货量系统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专家系统的出入库调度算法研究 | 第52-69页 |
·专家系统基本理论 | 第52-56页 |
·专家系统的结构 | 第52-53页 |
·专家系统的特点 | 第53页 |
·专家系统的分类 | 第53-54页 |
·知识 | 第54-55页 |
·推理机理论概述 | 第55-56页 |
·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 | 第56-57页 |
·基于规则的产生式表示 | 第57-58页 |
·产生式的定义 | 第57-58页 |
·产生式规则的特点 | 第58页 |
·基于规则的立体仓库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 | 第58-62页 |
·知识表示的基本原则 | 第58-60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专家系统知识表示 | 第60-61页 |
·知识库的创建 | 第61-62页 |
·推理机制的建立及实现 | 第62-68页 |
·推理机设计 | 第62-67页 |
·冲突消解 | 第67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出入库调度专家系统算例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组态软件的监控系统设计 | 第69-81页 |
·采用软件介绍及其结构特点 | 第69-71页 |
·组态软件概述 | 第69-70页 |
·本系统所采用的组态软件 | 第70页 |
·组态软件结构特点 | 第70-71页 |
·监控系统功能分析与画面实现 | 第71-73页 |
·系统功能分析 | 第71-72页 |
·监控系统编制步骤 | 第72-73页 |
·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73-76页 |
·系统试验平台介绍 | 第73页 |
·相关硬件设备介绍 | 第73-74页 |
·图形画面的建立 | 第74-75页 |
·设备的动态监控 | 第75-76页 |
·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 | 第76-77页 |
·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 | 第77-80页 |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方案 | 第77-79页 |
·堆垛机自动认址与定位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自动化立体仓库通信系统 | 第81-85页 |
·管理层与监控层的通信 | 第81-83页 |
·监控层与控制层的通信 | 第83-84页 |
·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