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与经济互动机理及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对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0-11页 |
·对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1-12页 |
·对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12页 |
·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资料 | 第13页 |
2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互动机理分析与评估 | 第13-25页 |
·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及机理 | 第13-16页 |
·人口数量规模与经济发展 | 第13-14页 |
·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 第14-15页 |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 | 第15页 |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 第15-16页 |
·经济发展对人口影响及机理 | 第16-17页 |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区域人口数量 | 第16-17页 |
·经济发展影响人口质量 | 第17页 |
·经济发展影响人口的结构 | 第17页 |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互动综合分析与评估 | 第17-25页 |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17-19页 |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互动分析与评价 | 第19-25页 |
3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分异研究 | 第25-31页 |
·区域人口时空差异分析 | 第25-29页 |
·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扩大 | 第25-26页 |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明显 | 第26-27页 |
·东西部人口质量差异显著 | 第27-28页 |
·东西部人口老龄化速度差异较小 | 第28-29页 |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 第29-31页 |
·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动态变化特征 | 第29页 |
·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 | 第29-31页 |
4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 第31-43页 |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1-35页 |
·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第31-32页 |
·协调发展分层评价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7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5-36页 |
·构建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 第36-37页 |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 第37-4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37-40页 |
·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 第40-42页 |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系数评估 | 第42-43页 |
5 山东省人口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 第43-51页 |
·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人口政策 | 第44-48页 |
·继续贯彻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出生率 | 第44-45页 |
·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 | 第45页 |
·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口质量 | 第45-46页 |
·破除区际间人口流动障碍,促进人口合理流转 | 第46-47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老年人口保障制度 | 第47-48页 |
·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 | 第48-51页 |
·继续推动城市化,优化人口的城乡结构 | 第48-49页 |
·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调整劳动力供求关系 | 第49页 |
·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促进有效需求 | 第49页 |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 第49-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