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1-12页 |
| ·大文化背景 | 第11页 |
| ·服饰国际化时代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理论与调查相结合 | 第13-14页 |
| ·比较与分析相结合 | 第14页 |
|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14-16页 |
|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造型元素的相关阐述 | 第16-21页 |
| ·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 第16-17页 |
| ·传统的概念和内涵 | 第17页 |
| ·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内容与内涵 | 第17-19页 |
|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艺术特征 | 第19-21页 |
| ·传统造型元素题材丰富多样 | 第19页 |
| ·传统造型元素具有写意性 | 第19-20页 |
| ·传统造型元素构成具有寓意化特征 | 第20-21页 |
| 第3章 现代服装设计理念 | 第21-23页 |
| ·个性化趋势 | 第21-22页 |
| ·民族文化趋势 | 第22页 |
| ·创新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趋势 | 第22-23页 |
| 第4章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23-34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共用的美学通则 | 第23-24页 |
| ·简洁与夸张 | 第23页 |
| ·对比与形式 | 第23页 |
| ·抽象与象征 | 第23-24页 |
| ·和谐与统一 | 第24页 |
| ·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 | 第24-27页 |
|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 | 第24-26页 |
| ·现代服装审美观念 | 第26-27页 |
|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款式 | 第27-28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件 | 第28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部位 | 第28-29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服装廓形 | 第29-30页 |
| ·传统造型元素与着装者对象 | 第30-31页 |
|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 第31页 |
| ·化繁为简,汲古创新 | 第31页 |
| ·中西合璧,糅合时空 | 第31页 |
| ·意象表现,展露新意 | 第31页 |
|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几种常用的手段 | 第31-32页 |
| ·绣花 | 第31页 |
| ·蜡染 | 第31页 |
| ·扎染 | 第31-32页 |
| ·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 | 第32-34页 |
| ·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32页 |
|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32-34页 |
| 第5章 国内外设计师对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比较 | 第34-41页 |
| ·形式运用的差异 | 第37-41页 |
| ·全盘中国化与局部中国味 | 第37-38页 |
| ·中国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 | 第38页 |
| ·设计思维的差异 | 第38-41页 |
| 第6章 中国现代时装设计师与传统造型元素的应用举例 | 第41-46页 |
| ·王化、马红宇、马羚和李燕萍 | 第41页 |
| ·吴海燕 | 第41-42页 |
| ·马可 | 第42页 |
| ·武学伟 | 第42页 |
| ·吕越 | 第42页 |
| ·张肇达 | 第42-43页 |
| ·张天爱 | 第43页 |
| ·韩枫 | 第43-44页 |
| ·郑兆良 | 第44页 |
| ·刘玉莲 | 第44页 |
| ·刘家强 | 第44页 |
| ·梁子 | 第44-45页 |
| ·周红 | 第45页 |
| ·杨柳春 | 第45-46页 |
| 第7章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市场分析 | 第46-48页 |
| 第8章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对西方服装设计界的渗透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