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3页 |
第二章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相关内容 | 第13-21页 |
·景观 | 第13-14页 |
·交通性景观 | 第14-17页 |
·常见的交通性景观 | 第15-16页 |
·交通性景观的特性 | 第16-17页 |
·铁路交通性景观 | 第17-21页 |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发展概述 | 第17-19页 |
·铁路交通性景观的包含内容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要素 | 第21-38页 |
·滇越铁路车站区域系统 | 第21页 |
·线路要素 | 第21-22页 |
·车站区域建筑 | 第22-29页 |
·主要建筑特征 | 第24-26页 |
·特色建筑实例 | 第26-29页 |
·附属设施 | 第29-33页 |
·整备设备 | 第29-30页 |
·给水设施 | 第30-31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31-33页 |
·车站周边绿化 | 第33-35页 |
·其他景观要素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特征分析 | 第38-59页 |
·建筑形制评析 | 第38-50页 |
·站房立面形制 | 第38-40页 |
·屋顶形制 | 第40-42页 |
·隅石形制 | 第42-43页 |
·窗形制 | 第43-47页 |
·门形制 | 第47-50页 |
·建筑构件评析 | 第50-54页 |
·屋面檐撑 | 第50-52页 |
·屋顶望板和博风板 | 第52-53页 |
·栏杆 | 第53-54页 |
·装饰与工艺 | 第54-59页 |
·色彩特征 | 第54-55页 |
·石作工艺 | 第55页 |
·其它 | 第55-59页 |
第五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的文化特性 | 第59-75页 |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文化的产生背景 | 第59-66页 |
·滇越铁路的历史 | 第59-63页 |
·滇越铁路对云南交通和经济的影响 | 第63-65页 |
·云南文化的总体意象 | 第65-66页 |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显现的文化多元性 | 第66-75页 |
·西方文化、东南亚文化、中原文化、云南本土文化的共生 | 第66-68页 |
·东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 | 第68-75页 |
第六章 滇越铁路滇段沿线车站区域景观再利用及开发 | 第75-88页 |
·车站整体景观保护与再生 | 第75-79页 |
·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利用 | 第75-78页 |
·特色性车站景观设计 | 第78-79页 |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开发 | 第79-83页 |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评价 | 第79-81页 |
·铁路旅游资源与沿线整体旅游资源的系接 | 第81-82页 |
·滇越铁路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 第82-83页 |
·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建设 | 第83-88页 |
·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景观意象 | 第83-87页 |
·打造滇越铁路沿线特色小城镇 | 第87-8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5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滇越铁路与泛亚铁路 | 第89-91页 |
·对滇越铁路申遗的探讨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附录A: 论文附图 | 第99-10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