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基本思路及框架 | 第10-13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旅游产品的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旅游产品 | 第13-15页 |
·旅游美学 | 第15-16页 |
·“点—轴”理论 | 第16-17页 |
·产品营销理论 | 第17-18页 |
·其他主要相关理论 | 第18页 |
·铁路旅游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铁路旅游运输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旅游专列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铁路旅游及旅游产品的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3 青藏铁路旅游的提出构想 | 第27-44页 |
·铁路旅游 | 第27-31页 |
·铁路旅游的概念 | 第27页 |
·铁路旅游产品的特征 | 第27-28页 |
·铁路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 第28-31页 |
·铁路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功能转化的需要 | 第31页 |
·新型旅游的需要 | 第31-32页 |
·青藏铁路开通的现实意义 | 第32-34页 |
·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32-33页 |
·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意义 | 第33页 |
·对地区社会文明的意义 | 第33-34页 |
·对区域旅游创新的意义 | 第34页 |
·青藏铁路旅游开发的新途径 | 第34-43页 |
·沿线资源 | 第35-37页 |
·青藏地区旅游客源市场 | 第37-40页 |
·青藏铁路旅游的SWOT分析 | 第40-43页 |
·开发的可行性 | 第43页 |
·青藏铁路旅游的战略规划 | 第43-44页 |
·战略目标 | 第43-44页 |
·定位、定性、定形和定期 | 第44页 |
4 青藏铁路旅游产品 | 第44-57页 |
·产品项目 | 第45-53页 |
·开发青藏铁路本身作为旅游产品 | 第45-46页 |
·开通特快专列或多日游专列,提升铁路旅游线路 | 第46-50页 |
·特色旅游快车 | 第50-53页 |
·绿色生态的青藏铁路旅游 | 第53-55页 |
·绿色生态铁路 | 第53-54页 |
·青藏铁路绿色生态旅游产品 | 第54-55页 |
·青藏铁路旅游运营管理 | 第55-57页 |
·规划建设设施和形象策划 | 第55-56页 |
·投入产出预测 | 第56页 |
·组织运营 | 第56页 |
·政策导向 | 第56-57页 |
5 青藏铁路旅游营销策略 | 第57-66页 |
·青藏铁路旅游产品的定价策略 | 第57-60页 |
·价格博弈模型 | 第57-59页 |
·价格制定演算 | 第59-60页 |
·青藏铁路旅游产品的促销策略 | 第60-65页 |
·拉动式策略 | 第60-63页 |
·精准营销策略 | 第63-65页 |
·青藏铁路旅游营销的市场便利性 | 第65-66页 |
6 加快青藏铁路旅游发展和铁路旅游产品创新的对策研究 | 第66-74页 |
·青藏铁路旅游开发的意义 | 第66页 |
·开发青藏铁路旅游面临的当前产业环境 | 第66-70页 |
·欠缺方面 | 第66-68页 |
·积极方面 | 第68-70页 |
·发展对策研究 | 第70-72页 |
·树立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观念,开发和保护同时进行 | 第70页 |
·加快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旅游网络体系 | 第70页 |
·新老旅游产品互补,拓展产品结构 | 第70-71页 |
·改善政治和投资环境,吸引和引进外部资金 | 第71页 |
·增加和提升金融服务业对旅游业的帮助和扶持 | 第71页 |
·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的引进 | 第71-72页 |
·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合作,开展铁路旅游区域联合促销 | 第72页 |
·铁路旅游的安全问题 | 第72-74页 |
·旅游安全新部署 | 第73页 |
·旅游安全的保障措施 | 第73-74页 |
7 结论 | 第74-76页 |
·研究局限之处 | 第74页 |
·创新之处 | 第74页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4-75页 |
·深入考虑的问题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