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一、前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四)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1-12页 |
(五)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二、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律关系界定 | 第14-19页 |
(一) 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属性 | 第14-16页 |
1、高校的法律属性 | 第14-15页 |
2、在校大学生的法律属性 | 第15-16页 |
(二) 高校与在校大学生的法律关系界定 | 第16-19页 |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权利法律保障的法律依据 | 第19-24页 |
(一) 宪法依据 | 第19-20页 |
(二) 教育法依据 | 第20-23页 |
1、高等教育法的价值追求 | 第20-22页 |
2、高等教育法的具体规定 | 第22-23页 |
(三) 教育行政规章依据 | 第23-24页 |
四、当代大学生权利的内容构成 | 第24-27页 |
(一) 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所享有的权利 | 第24页 |
(二) 大学生作为“学校人”所享有的权利 | 第24-27页 |
1、大学生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 第24-25页 |
2、大学生在高校内部管理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 | 第25-27页 |
五、当代大学生权利保障的困境及其成因 | 第27-32页 |
(一) 大学生权利法律保障的立法现状及困境 | 第27-28页 |
(二) 大学生权利法律保障的执法现状及困境 | 第28-29页 |
(三) 当代大学生权利保障困境的成因 | 第29-32页 |
六、建立完善大学生权利法律保障体系的途径 | 第32-38页 |
(一) 引导大学生树立现代法律意识 | 第32-33页 |
(二) 完善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33-35页 |
(三) 建立完备的司法救济体系 | 第35-36页 |
(四) 建立其他配套救济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