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向日葵论文

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8页
   ·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方法第9-16页
     ·形态学水平标记第9页
     ·细胞学水平标记第9-10页
     ·生物化学标记—同工酶标记第10页
     ·分子水平的标记第10-16页
   ·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向日葵种质资源中的应用第16-17页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16页
     ·微卫星(SSR)第16-17页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第17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标第17-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22页
   ·试验材料第18-20页
     ·参试植物材料第18-19页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第19-20页
     ·引物第2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22页
     ·形态学性状分析第20页
     ·RAPD 分析第20-22页
3 结果分析第22-30页
   ·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第22-24页
   ·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的RAPD 分析第24-29页
     ·RAPD 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优化第24-25页
     ·RAPD 引的物筛选第25-26页
     ·RAPD 扩增及其多态性分析第26-27页
     ·RAPD 聚类分析第27-29页
   ·形态学标记、RAPD 的比较第29-30页
4 讨论第30-32页
   ·关于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的方法第30页
   ·关于杂种优势的利用第30-31页
   ·关于RAPD 体系的优化第31页
   ·形态学性状聚类和RAPD 聚类的比较第31-32页
5 结论第32-33页
   ·获得了 50 份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结果第32页
   ·本研究结果对食用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指导意义第32页
   ·优化了RAPD 反应体系及程序第32页
   ·形态标记、RAPD 标记的可行性第32-33页
6 展望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附表第39-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
下一篇:高丹草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