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脂质体与纳米脂质体 | 第9-12页 |
·纳米脂质体研究历史及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纳米脂质制备与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纳米脂质体稳定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逆向蒸发法 | 第12页 |
·注入法 | 第12页 |
·二次乳化法 | 第12页 |
·冷冻干燥法 | 第12-13页 |
·冷冻熔融法 | 第13页 |
·薄膜分散法 | 第13页 |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 第13-14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在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简介 | 第14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的应用 | 第14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方法的筛选 | 第17-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设备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8-19页 |
·超临界二氧化碳加压法 | 第18-19页 |
·用乙醇为溶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射法 | 第19页 |
·用氯仿作为有机溶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沉析法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脂质体混悬液中游离VC与脂质体的分离方法研究 | 第21-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葡聚糖凝胶柱G-50分离脂质体的条件筛选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四章 超临界技术制备纳米脂质体的工艺优化 | 第27-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维生素C标准曲线 | 第29-30页 |
·超临界压力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超临界温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1页 |
·超临界处理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油水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维生素C浓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3页 |
·卵磷脂浓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卵磷脂胆固醇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制备材料配比对脂质体包封率的综合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超临界技术制备出的纳米脂质体的特性研究 | 第37-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实验设备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透射电镜观察纳米脂质体的形态 | 第38-39页 |
·超临界压力对纳米脂质体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 | 第39-44页 |
·体外溶血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个人简介 | 第53-55页 |
导师简介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