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6-23页 |
·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和微震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 | 第16-19页 |
·空间微震数据内插算法介绍 | 第19-21页 |
·AutoCAD 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 ESG 微震监测系统及采集数据处理 | 第25-31页 |
·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 第25-27页 |
·ESG 微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望峰岗矿矿压与煤岩突出监测系统组成结构和采集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监测系统组成结构 | 第28-29页 |
·采集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3 数字高程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地形分析算法 | 第31-57页 |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和理解 | 第31-37页 |
·数字高程模型定义 | 第31-33页 |
·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数字高程模型类型 | 第34-37页 |
·数字高程模型的特点 | 第37页 |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组织和管理 | 第37-47页 |
·概述 | 第37-39页 |
·数字高程数据模型 | 第39-40页 |
·规则格网DEM 数据结构 | 第40-43页 |
·数字高程数据库管理 | 第43-47页 |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形分析算法 | 第47-56页 |
·基于不规则分布采样点的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 第47-52页 |
·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至等值线的转换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4 矿压与煤岩突出危险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71页 |
·系统概述 | 第57-58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7-58页 |
·系统功能结构 | 第58页 |
·系统开发环境及采用的主要技术 | 第58-59页 |
·本系统对于开发环境的要求 | 第58页 |
·系统实现采用的主要技术 | 第58-59页 |
·系统主要功能及实现 | 第59-70页 |
·通过ActiveX 技术访问与操纵AutoCAD | 第59-61页 |
·立体显示等值线图 | 第61页 |
·采煤工作面进度的变化的显示 | 第61-63页 |
·利用AutoCAD 的ActiveX 对象在AutoCAD 中生成等值线 | 第63-70页 |
·等值线的管理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5 工程应用 | 第71-78页 |
·系统的运行环境 | 第71页 |
·工程应用实例 | 第71-77页 |
·等值线参数选择 | 第71-73页 |
·CAD 工程图的平面监控 | 第73页 |
·CAD 工程图的三维监控 | 第73-74页 |
·等值线设置 | 第74页 |
·采煤工作面进度查看 | 第74-75页 |
·煤岩突出危险的警报设置和处理 | 第75-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