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

中文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5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页
   ·全文结构第13-14页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第15-18页
   ·低碳经济思想第15-16页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EKC)第16-17页
   ·政府与企业如何达成各自的目标:博弈分析第17-18页
第三章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的特征第18-21页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第18-19页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问题第19-21页
第四章 中国的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第21-31页
   ·中国能源需求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证分析第21-23页
   ·中国能源需求驱动力分析第23-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脱钩第31-35页
   ·脱钩的含义及种类第31-32页
   ·中国脱钩所处的阶段第32页
   ·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六章 建设低碳城市的可能途径第35-42页
   ·提高能源效率第35-36页
   ·调整能源结构,开发低碳可再生能源第36页
   ·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加强贸易管理第36-37页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第37-38页
   ·提倡环保节能,遏制奢侈浪费第38-39页
   ·积极植树造林,发挥碳汇潜力第39页
   ·政府保障政策第39-42页
第七章 低碳城市的营建:以苏州为例第42-56页
   ·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第42-44页
   ·苏州碳需求STIRPAT模型分析第44-45页
   ·苏州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量的实证分析第45-48页
   ·苏州低碳城市建设阻碍因素分析第48-51页
   ·苏州政府与企业目标的融合第51-54页
   ·政策建议第54-56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56-57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56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都市圈治理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下一篇:制度环境、政府规制与会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