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合同法定解除的一般理论问题 | 第8-15页 |
第一节 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 第8-10页 |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 第8-9页 |
二、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和特征 | 第9-10页 |
第二节 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法理思考 | 第10-15页 |
一、合同严守与合同解除 | 第11页 |
二、合同目的与合同解除 | 第11-13页 |
三、合同解除的性质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比较法考察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罗马法中合同法定解除原因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合同法定解除原因 | 第16-18页 |
一、法国民法典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规定 | 第16-17页 |
二、德国民法典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规定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英美法系的合同法定解除原因 | 第18-20页 |
一、英国法上的根本违约 | 第19页 |
二、美国法上的重大违约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有关国际公约中的合同法定解除原因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合同法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规定 | 第23-38页 |
第一节 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 | 第23-25页 |
一、不可抗力的性质和范围 | 第23-24页 |
二、两大法系及国际立法对不可抗力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处理 | 第24页 |
三、统一合同法对不可抗力的规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情势变更导致合同解除 | 第25-28页 |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 第25-26页 |
二、情势变更原则与合同落空原则 | 第26页 |
三、情势变更与艰难情形 | 第26-27页 |
四、我国法关于情势变更原则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预期违约导致合同解除 | 第28-32页 |
一、预期违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28页 |
二、预期违约的具体形态 | 第28-29页 |
三、两大法系及国际立法关于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 第29-31页 |
四、预期不能履行与不安抗辩权的兼容或排斥 | 第31页 |
五、统一合同法中预期违约制度的规定 | 第31-32页 |
第四节 迟延履行导致合同解除 | 第32-34页 |
一、迟延履行的概念和类型 | 第32页 |
二、两大法系及国际立法关于迟延履行导致合同解除的规定 | 第32-33页 |
三、统一合同法关于迟延履行导致合同解除的规定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根本违约导致合同解除 | 第34-38页 |
一、根本违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34-36页 |
二、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 | 第36-37页 |
三、统一合同法对根本违约的规定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立法完善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对统一合同法关于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评价 | 第38-42页 |
一、因客观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立法缺陷 | 第38-39页 |
二、因违约导致合同解除的立法缺陷 | 第39-40页 |
三、法律用语不够精确和统一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原因的立法建议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