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原因与制度完善

摘要第1-9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关于法治与法治化第10-11页
  (二) 关于应急管理的法治化内涵和成因第11-12页
  (三) 关于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制度完善第12-13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内涵第14-23页
 一、法治与法治化第14-18页
  (一) 法治第14-18页
  (二) 法治化第18页
 二、应急管理法治化第18-23页
  (一) 应急管理第18-20页
  (二) 应急管理的法治化第20-23页
第二章 实现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原因第23-32页
 一、原因与制度完善的内在关联——原因分析的意义第23页
 二、实现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历史原因第23-25页
  (一) 突发事件在态势和范围上的变化第23-24页
  (二) 民主、人权意识的高涨和紧急权力滥用的现实与风险第24页
  (三) 法治模式和理念的变迁第24-25页
 三、实现应急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原因第25-28页
  (一) 人类的秩序需求第25-26页
  (二)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对应急管理的要求第26-28页
 四、实现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制度原因第28-32页
  (一) 宪政体制的必要保障第28-29页
  (二) 程序制度的特殊价值第29-30页
  (三) 公民权利保障和救济的需要第30-32页
第三章 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制度完善第32-44页
 一、健全法律体系——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前提第32-35页
  (一) 宪法层面的完善第32-33页
  (二) 法律实体层面的完善第33-34页
  (三) 法律程序层面的完善第34-35页
 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关键第35-38页
  (一)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的意义第35-36页
  (二)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第36-37页
  (三) 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途径第37-38页
 三、有效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应急管理法治化的趋势第38-42页
  (一) 应急管理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第38-40页
  (二) 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和优势第40-41页
  (三) 实现社会组织和公民有效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第41-42页
 四、完善救济保障制度——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后盾第42-44页
  (一) 我国应急管理救济保障机制的现状第42页
  (二) 我国应急管理救济保障的途径第42-44页
第四章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50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程序内在价值的理念及对程序制度设计的影响
下一篇:论保安处分的适用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