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前言 | 第12-16页 |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12-13页 |
| ·人格与健全人格的概念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 ·量表测量法 | 第16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步骤 | 第17-18页 |
| 3 实施的主要教学方案 | 第18-19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 ·实验前后“卡特尔 16PF”人格测验的整体情况比较 | 第19-20页 |
| ·实验前后男学生卡特尔 16PF 测验平均分的变化 | 第20-22页 |
| ·实验前后,女学生卡特尔 16PF 测试平均分的变化 | 第22-23页 |
| ·教学实验前男、女学生卡特尔16PF 测试平均分的比较 | 第23-24页 |
| ·教学实验后男、女生卡特尔16PF 测试平均分相比较的变化 | 第24-26页 |
| 5 结论 | 第26-27页 |
| ·大学时期学生人格因素的可塑性 | 第26页 |
| ·武术散打运动特有的运动形式对大学生的身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 第26页 |
|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男女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区别对待 | 第26页 |
| ·本教学实验所得数据显示,实验前后学生人格因素总体水平显著提高 | 第26-27页 |
| 6 建议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附录 | 第3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