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制度及政策绩效评价--以东莞市为例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1页 |
| ·选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婚姻及婚姻登记制度(政策) | 第15-16页 |
| ·政策绩效评价 | 第16页 |
| ·东莞市人口与婚姻登记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历史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20页 |
| ·政策案例分析法 | 第20页 |
| ·比较研究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我国婚姻登记制度及演变 | 第21-35页 |
| ·婚姻和婚姻登记 | 第21-25页 |
| ·婚姻的含义 | 第21-22页 |
| ·婚姻的性质 | 第22-23页 |
| ·婚姻登记的含义 | 第23-24页 |
| ·婚姻登记的性质 | 第24-25页 |
| ·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演变 | 第25-31页 |
| ·1955 年《婚姻登记办法》的内容和特点 | 第26页 |
| ·1980 年《婚姻登记办法》的内容和特点 | 第26-27页 |
| ·1986 年《婚姻登记办法》的内容和特点 | 第27-28页 |
| ·1994 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内容和特点 | 第28-29页 |
| ·2003 年《婚姻登记条例》的内容和特点 | 第29-31页 |
| ·建立婚姻登记制度的意义 | 第31-34页 |
| ·建立婚姻登记制度的意义 | 第31-32页 |
| ·《婚姻登记条例》的立法目的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理论评价 | 第35-50页 |
| ·《婚姻登记条例》的新规定 | 第35-37页 |
| ·《婚姻登记条例》新规定的其他比较分析 | 第35-36页 |
| ·现有婚姻登记制度的进步体现 | 第36-37页 |
| ·我国现行婚姻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 ·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法律缺失 | 第37-38页 |
| ·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伦理缺失 | 第38-41页 |
| ·对我国现行婚姻登记的程序反思 | 第41-49页 |
| ·现行婚姻登记在登记程序上的反思 | 第41-45页 |
| ·对现行婚姻登记工作实务中其他程序问题的反思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东莞市婚姻登记当事人对婚姻登记政策评价 | 第50-59页 |
| ·公共政策评价的基础 | 第50-51页 |
| ·公共政策评价概述 | 第50-51页 |
| ·当前东莞市婚姻登记政策实施状况评价 | 第51-58页 |
| ·调查设计 | 第51页 |
| ·关于受访个体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51-52页 |
| ·受访者对东莞市婚姻登记政策实施的反馈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完善现行婚姻登记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 第59-68页 |
| ·完善我国婚姻程序制度的思考 | 第59-62页 |
| ·对我国结婚程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59-61页 |
| ·对我国离婚程序的立法构想 | 第61-62页 |
| ·完善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建议 | 第62-67页 |
| ·在规范婚姻登记制度方面的建议 | 第62-63页 |
| ·在有关婚姻立法方面的建议 | 第63-65页 |
| ·以契约精神和社会关怀来推进婚姻登记管理与服务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