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1 引言 | 第14-23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水稻籽粒灌浆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 | 第14页 |
·水稻籽粒灌浆的源、库、流理论 | 第14-15页 |
·影响籽粒灌浆的内在因素 | 第15-16页 |
·酶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第15-16页 |
·激素对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 第16页 |
·叶片代谢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16页 |
·叶鞘代谢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氮肥运筹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 第17-18页 |
·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蛋白组学背景 | 第18页 |
·蛋白组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第18-20页 |
·蛋白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情况 | 第20-21页 |
·水稻蛋白组学 | 第21-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材料 | 第23页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8页 |
·材料培育 | 第23页 |
·取样 | 第23-24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4页 |
·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 第24页 |
·产量性状考察 | 第24页 |
·双向电泳 | 第24-28页 |
·蛋白质的提取 | 第24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24-26页 |
·染色 | 第26页 |
·蛋白质表达图谱的建立及差异点的确定 | 第26页 |
·蛋白质点胶内酶解及肽段提取 | 第26-27页 |
·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27页 |
·数据库查询及蛋白质鉴定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8页 |
·不同氮肥比例对水稻叶绿素SPAD 值以及产量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不同氮肥比例对叶绿素SPAD 值的影响 | 第28页 |
·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不同氮肥比例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水稻籽粒灌浆期的蛋白组学分析 | 第30-48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水稻籽粒灌浆过程强弱势籽粒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 第30-39页 |
·强弱势籽粒的蛋白质组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强弱势粒在不同时期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第31-39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弱势粒在不同灌浆时段的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 第31-33页 |
·弱势粒中鉴定到的各差异蛋白点的丰度变化 | 第33-35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强势粒在不同时期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 第35-36页 |
·强势粒差异蛋白质点的丰度变化 | 第36-37页 |
·强、弱势籽粒中关键蛋白的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强、弱势粒中关键蛋白点的丰度变化 | 第38-39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水稻籽粒灌浆期叶片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 第39-44页 |
·叶片蛋白组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叶片在灌浆不同时期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第40-42页 |
·叶片差异蛋白质点的丰度变化 | 第42-44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水稻籽粒灌浆期叶鞘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 | 第44-48页 |
·叶鞘蛋白组图谱构建与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叶鞘在灌浆不同时期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第45-46页 |
·叶鞘差异蛋白质点的丰度变化 | 第46-48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水稻强弱势籽粒灌浆的分子机理 | 第48-51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叶片代谢的分子机理 | 第51-53页 |
·不同氮肥比例下叶鞘代谢的分子机理 | 第53-55页 |
5 结论 | 第55-57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57-60页 |
·水稻籽粒灌浆源库流理论的深化 | 第57-58页 |
·关于本研究所采用的蛋白质电泳方法 | 第58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一 不同灌浆时段弱势粒2-DE 图 | 第66-68页 |
附录二 不同灌浆时段强势粒2-DE 图 | 第68-69页 |
附录三 不同灌浆时段叶片2-DE 图 | 第69-70页 |
附录四 不同灌浆时段叶鞘2-DE 图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