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1-12页 |
2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概述 | 第12-16页 |
·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 | 第12-13页 |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目标追求 | 第13-15页 |
·行政诉讼目的 | 第13-14页 |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目标追求 | 第14-15页 |
·确立行政诉讼管辖的一般原则 | 第15-16页 |
3 国外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概况 | 第16-21页 |
·德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 第16-17页 |
·法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 第17-18页 |
·英国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管辖制度 | 第18-19页 |
·美国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管辖制度 | 第19页 |
·日本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 第19-20页 |
·国外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经验对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构建的启示 | 第20-21页 |
4 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第21-32页 |
·立法现状 | 第21-24页 |
·法定管辖 | 第21-23页 |
·级别管辖 | 第21页 |
·地域管辖 | 第21-23页 |
·裁定管辖 | 第23-24页 |
·移送管辖 | 第23页 |
·指定管辖 | 第23页 |
·管辖权的转移 | 第23-24页 |
·管辖权异议 | 第24页 |
·存在问题 | 第24-28页 |
·法定管辖存在之问题 | 第24-26页 |
·级别管辖的一般规定缺乏操作性 | 第24-25页 |
·一般地域管辖原则制约行政诉讼良性发展 | 第25-26页 |
·专属管辖的法院级别过低 | 第26页 |
·裁定管辖存在之问题 | 第26-27页 |
·指定管辖不得申诉削弱原告诉权 | 第26-27页 |
·管辖权向下转移降低审级 | 第27页 |
·管辖权异议规则尚未确立 | 第27-28页 |
·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行政诉讼管辖原则的局限性 | 第28页 |
·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垄断人民法院运行外部资源 | 第28-29页 |
·行政化传统对人民法院管理序列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人民法院公信力不足 | 第30-32页 |
5 对目前关于改革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方案的介评 | 第32-40页 |
·学者提出的方案及评价 | 第32-37页 |
·方案 | 第32-35页 |
·提高审级 | 第32页 |
·确立集中管辖或异地管辖制度 | 第32-33页 |
·赋予原告选择权,增加指定管辖的情形 | 第33页 |
·划分司法区 | 第33-34页 |
·设立巡回法庭 | 第34-35页 |
·设立行政法院 | 第35页 |
·方案评析 | 第35-37页 |
·对提高审级方案的评析 | 第35-36页 |
·对确立集中管辖或异地管辖制度的评析 | 第36页 |
·对赋予原告选择权方案的评析 | 第36-37页 |
·对划分司法区、设立巡回法庭、行政法院方案的评析 | 第37页 |
·地方法院的改革尝试及评析 | 第37-40页 |
·地方法院改革的基本情况 | 第37-38页 |
·对改革尝试的评价 | 第38-40页 |
6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改革构想 | 第40-49页 |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在合法性框架下的改革 | 第40-41页 |
·行政诉讼管辖原则的重构 | 第41-42页 |
·行政诉讼管辖制度改革的具体构想 | 第42-49页 |
·适当提高一审案件管辖级别 | 第42-43页 |
·修正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赋予原告选择权 | 第43-44页 |
·适当提高专属管辖案件的法院级别 | 第44页 |
·增加对指定管辖的救济途径 | 第44页 |
·取消管辖权向下转移的规定 | 第44-45页 |
·构建管辖权异议规则 | 第45-49页 |
·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事项 | 第45页 |
·管辖权异议的权利主体 | 第45-46页 |
·对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事项范围的扩展 | 第46页 |
·提交异议的法院 | 第46-47页 |
·当事人管辖权异议的举证责任 | 第47页 |
·人民法院管辖权异议处理程序的完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