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字校园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数字校园的诞生与发展 | 第11页 |
·数字校园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数字校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8页 |
·国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6页 |
·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概况及趋势 | 第12-14页 |
·欧洲的教育信息化之进展 | 第14-15页 |
·发达国家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第15-16页 |
·国内数字化校园发展概况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 第20-3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 | 第20-2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21-22页 |
·传感器节点结构 | 第22-2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史 | 第23-2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 第24-27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与研究挑战 | 第30-33页 |
·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第30-32页 |
·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挑战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字校园系统架构 | 第34-60页 |
·数字校园系统的研究意义、功能及目标 | 第34-36页 |
·基本功能 | 第34-36页 |
·设计目标 | 第36页 |
·楼宇智能化子系统 | 第36-43页 |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36-37页 |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步骤 | 第37-38页 |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网络架构及设计方案 | 第38-43页 |
·楼宇智能化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 第38-39页 |
·监控总表的编制 | 第39-40页 |
·系统结构 | 第40-43页 |
·资产智能化子系统 | 第43-47页 |
·资产智能化系统体系结构 | 第43-44页 |
·资产智能化系统硬件分析 | 第44-46页 |
·资产设备移动节点和资产设施固定节点 | 第44-45页 |
·资产电子报牌固定显示节点 | 第45页 |
·资产调度和监控系统 | 第45-46页 |
·资产智能化系统软件分析 | 第46-47页 |
·安防智能化子系统 | 第47-59页 |
·安防智能化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48-49页 |
·安防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49-50页 |
·安防智能化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50-59页 |
·防盗报警 | 第50-54页 |
·防火报警 | 第54-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数字校园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第60-80页 |
·概述 | 第60页 |
·硬件平台 | 第60-73页 |
·微处理器PIC18F4620 | 第62-63页 |
·无线收发芯片CC2420 | 第63-65页 |
·传感器选型 | 第65-71页 |
·温度传感器DS18B20 | 第65-67页 |
·湿度传感器HM1 | 第67页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RE200B | 第67-69页 |
·微波传感器 | 第69页 |
·光电感烟传感器 | 第69-70页 |
·CO气体传感器MGS1100 | 第70-71页 |
·能量供应模块 | 第71页 |
·节点开发板 | 第71-73页 |
·软件平台 | 第73-79页 |
·ZigBee协议介绍 | 第73-76页 |
·ZigBee协议栈介绍 | 第76-77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数字校园系统的组网与路由 | 第80-94页 |
·数字校园系统多参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立 | 第80-87页 |
·通信原语 | 第81-82页 |
·协调器建立新网络 | 第82-83页 |
·节点入网 | 第83-84页 |
·地址分配与地址再利用 | 第84-87页 |
·监测参数的发布 | 第87-88页 |
·路由的建立 | 第88-92页 |
·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协议及其改进 | 第89-91页 |
·最小跳数的广播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4-96页 |
·工作总结 | 第94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