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探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0. 引言第13-2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研究背景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文献综述第14-22页
     ·国外研究回顾第14-17页
     ·国内研究回顾第17-21页
     ·文献述评第21-2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2页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22-23页
1. 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基本理论第23-33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23-24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第23页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第23页
     ·利益侵占行为第23-24页
   ·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产权理论第24-26页
     ·代理理论第26-28页
   ·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危害第28-29页
     ·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第28页
     ·降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第28页
     ·损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第28页
     ·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第28-29页
     ·妨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29页
   ·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实施途径第29-32页
     ·非公平的关联交易第29-30页
     ·资金占用第30页
     ·现金股利第30-31页
     ·股权再融资第31页
     ·内幕交易与利润操纵第31-32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特点第32-33页
     ·部分侵占性第32页
     ·可循环性第32页
     ·高隐蔽性第32-33页
2. 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现状分析第33-48页
   ·国家政府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行为的有关情况简介第33-36页
     ·法律法规方面第33-34页
     ·监管和执法方面取得的成绩第34-36页
     ·公司治理安排方面第36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尚存在的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第36-42页
     ·利用违规信息披露侵占利益第36-38页
     ·利用减持股份侵占利益第38-39页
     ·利用短线违规交易侵占利益第39-40页
     ·利用高管人员或高管身份侵占利益第40-41页
     ·利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侵占利益第41-42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实施利益侵占行为的原因分析第42-48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内因分析第42-45页
     ·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外因分析第45-48页
3. 美德日三国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的经验借鉴第48-53页
   ·美国的经验第48-49页
     ·内部监管第48页
     ·外部监管第48-49页
   ·德国的经验第49-50页
     ·内部监管第49页
     ·外部监管第49-50页
   ·日本的经验第50-51页
     ·内部监管第50-51页
     ·外部监管第51页
   ·美德日三国经验对我国的几点启示第51-53页
     ·内部股权制衡机制十分重要第51-52页
     ·内部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十分重要第52页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十分重要第52-53页
4. 完善后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监管的建议第53-60页
   ·进一步加强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内部监管的建议第53-56页
     ·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第53页
     ·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53-55页
     ·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制度第55-56页
   ·进一步加强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外部监管的建议第56-60页
     ·进一步加强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管第56-57页
     ·加强对大股东侵占的执法力度第57页
     ·加强对中小股东的法律保护第57-58页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第58-60页
5. 结束语第60-61页
   ·本文的结论第60页
   ·本文的不足第60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后记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并购中价值创造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