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缘起 | 第9-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人民公社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3-19页 |
| ·经济基础:中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凯歌高奏 | 第13-14页 |
| ·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迅速确立 | 第14-16页 |
| ·国际背景:中国面临社会主义阵营赶超浪潮的沉重压力 | 第16页 |
| ·现实依据:"总路线"的出台与"大跃进"的发动 | 第16-19页 |
| 第三章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相同点 | 第19-31页 |
| ·"左倾"指导思想及其影响下的"左倾"行为相同 | 第19-24页 |
| ·"一大二公"的特点相同 | 第24-29页 |
| ·"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结构相同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城市人民公社与农村人民公社的不同点 | 第31-39页 |
| ·进程不同 | 第31-32页 |
| ·所有制结构不同 | 第32-34页 |
| ·分配方式不同 | 第34-39页 |
| 第五章 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 | 第39-45页 |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 第39-40页 |
| ·搞好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正确决策不可离开的法宝 | 第40-42页 |
|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42-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9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