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现状 | 第9-13页 |
·侵害大学生就业权益行为概述 | 第9页 |
·主要表现 | 第9-13页 |
·就业陷阱 | 第9-11页 |
·就业歧视 | 第11-13页 |
第2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之不足 | 第13-20页 |
·《劳动合同法》保护的不足 | 第13-15页 |
·适用主体不全面 | 第13页 |
·解雇的理由较抽象 | 第13-14页 |
·解决争议的程序复杂 | 第14-15页 |
·《就业促进法》保护的不足 | 第15-18页 |
·就业歧视的界定不明确 | 第15-16页 |
·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合理 | 第16-17页 |
·其它规定的不足 | 第17-18页 |
·配套机制的不足 | 第18-20页 |
·政策措施缺失 | 第18页 |
·高校就业指导不力 | 第18-19页 |
·社会保护方式滞后 | 第19-20页 |
第3章 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 第20-25页 |
·就业立法概况 | 第20页 |
·法律保护的优势 | 第20-23页 |
·反对歧视的法律细致 | 第20-21页 |
·完善的解雇保护制度 | 第21-22页 |
·健全的争议解决机制 | 第22-23页 |
·其它措施的优势 | 第23-25页 |
·齐全的专门机构 | 第23-24页 |
·专业的高校服务 | 第24-25页 |
第4章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对策 | 第25-31页 |
·提高大学生和企业法律素质 | 第25-26页 |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常识 | 第25页 |
·转变大学生法律观念 | 第25-26页 |
·提高企业法律素质 | 第26页 |
·强化高校指导工作 | 第26-28页 |
·转变法律教育方式 | 第26-27页 |
·更新就业指导理念 | 第27页 |
·重组专门机构 | 第27-28页 |
·完善相关就业法规 | 第28-31页 |
·制定《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 | 第28页 |
·落实《劳动合同法》 | 第28-30页 |
·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