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锥齿轮差速器设计理论 | 第13-17页 |
·差速器的功能 | 第13页 |
·锥齿轮差速器的构成 | 第13-14页 |
·锥齿轮差速器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运动过程中速度分配原理 | 第14-16页 |
·运动扭矩分配原理 | 第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参数化设计平台 | 第17-22页 |
·UG 软件概述 | 第17-18页 |
·UG 软件的特点 | 第18页 |
·UG 主要模块 | 第18-19页 |
·UG 的应用现状 | 第19-21页 |
·开发用户自定义模块进行快速建模(Rapid Prototype) | 第20页 |
·建立用户参数图库 | 第20页 |
·建模与分析的用户集成 | 第20页 |
·CAD/CAPP/CAM 集成 | 第20-21页 |
·基于UG 的专家系统研究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 锥齿轮差速器零件参数化设计 | 第22-34页 |
·三维参数化设计理论 | 第22-24页 |
·三维参数化设计概述 | 第22页 |
·三维参数化设计主要特点 | 第22-23页 |
·三维参数化设计主要概念 | 第23-24页 |
·UG 零件参数化设计在差速器上的应用举例 | 第24-33页 |
·UG 零件的参数化设计 | 第24页 |
·UG 的几种参数化方法在差速器零件建模上的应用 | 第24-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锥齿轮差速器部件间参数化关联设计 | 第34-41页 |
·UG/WAVE 技术简介 | 第34页 |
·UG/WAVE 的组成和功能 | 第34-35页 |
·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局部部件间关联在锥齿轮差速器设计中的应用 | 第36-40页 |
·WAVE 几何链接器在输入轴和半轴齿轮设计上的应用 | 第36-37页 |
·部件间表达式在差速器多零件间参数化设计的应用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6 锥齿轮差速器参数化系统二次开发 | 第41-60页 |
·二次开发平台 | 第41-44页 |
·UG/OPEN GRIP | 第42-43页 |
·UG/OPEN API | 第43-44页 |
·UG/OPEN MenuScript | 第44页 |
·UG/OPEN UIStyler | 第44页 |
·锥齿轮差速器参数化系统的开发 | 第44-51页 |
·阵列等特征的UG/OPEN Grip 实现 | 第45-50页 |
·UG/OPEN API 程序和UG/OPEN GRIP 程序的相互调用 | 第50-51页 |
·锥齿轮差速器系统参数化设计实例 | 第51-58页 |
·开发环境的设置 | 第51-53页 |
·UIStyle 对话框设计 | 第53页 |
·使用Visual C++和UG/OPEN API 建立应用程序框架 | 第53-54页 |
·用UG/OPEN GRIP 编写参数化设计程序 | 第54-55页 |
·链接、编译UG/OPEN GRIP 程序 | 第55-56页 |
·运行参数化系统 | 第56-57页 |
·利用WAVE 和参数化系统建立锥齿轮装配模型 | 第57-58页 |
·本论文几种参数化设计方法的比较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7 结论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附录I | 第64-66页 |
附录Ⅱ | 第66-69页 |
附录Ⅲ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