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病毒的发现 | 第12-13页 |
·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3页 |
·PCV基因组结构 | 第13-15页 |
·PCV2的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与PCV2有关的疾病 | 第16-20页 |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 | 第16-17页 |
·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 | 第17-18页 |
·繁殖障碍性疾病 | 第18页 |
·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 | 第18-19页 |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CT) | 第19页 |
·增生性肠炎 | 第19-20页 |
·诊断方法研究 | 第20-22页 |
·病原学方法 | 第20-21页 |
·血清学方法 | 第21-22页 |
·PCV2相关疾病的疫苗研究 | 第22-25页 |
·PCV2灭活疫苗研究 | 第22-23页 |
·PCV2新型疫苗的研究 | 第23-25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毒株与细胞 | 第26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6页 |
·培养基与抗生素及其配制 | 第26-27页 |
·ELISA缓冲液 | 第27页 |
·免疫组织化学相关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病毒培养增殖 | 第28页 |
·病毒效价的测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第28页 |
·ELISA抗体检测 | 第28-29页 |
·PCV2 ORF2-PCR方法检测 | 第29-30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30页 |
·病毒灭活及灭活效果检验 | 第30页 |
·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性状检验 | 第30-31页 |
·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 | 第31页 |
·灭活苗免疫效力测定 | 第31-32页 |
·疫苗安全性试验 | 第32页 |
·组织切片制作及免疫组化 | 第32-35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4页 |
·病毒效价的测定 | 第35页 |
·荧光定量PCR测定病毒拷贝数 | 第35页 |
·病毒灭活及灭活效果检验 | 第35-36页 |
·灭活疫苗性状检验 | 第36-37页 |
·冷水表面试验 | 第36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36页 |
·粘稠度测定结果 | 第36页 |
·无菌检验 | 第36-37页 |
·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 | 第37-40页 |
·10~(5.0)、10~(6.0)和10~(7.0)TCID_(50)PCV2制备的灭活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 第37-38页 |
·10~(7.0)TCID_(50) PCV2制备疫苗不同剂量免疫效果比较 | 第38-40页 |
·灭活苗免疫效力测定 | 第40-41页 |
·攻毒后临床观察和体温 | 第40页 |
·攻毒后PCR检测病毒血症结果 | 第40页 |
·不同组织中PCV2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安全性试验 | 第41-42页 |
·不同试验组猪在攻毒后的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结果 | 第42-44页 |
·病理剖检变化 | 第42页 |
·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42-43页 |
·免疫组化结果 | 第43-44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4-47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PCV2 WH株灭活疫苗的研制 | 第44页 |
·灭活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 | 第44-45页 |
·灭活苗免疫效力测定 | 第45页 |
·灭活苗安全性试验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