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荣巷古镇街区空间特征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对象 | 第8页 |
·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主体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荣巷古镇街区形成和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第14-24页 |
·荣巷古镇的形成 | 第14-16页 |
·荣巷古镇的历史背景 | 第14页 |
·荣巷古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第14-16页 |
·荣巷古镇街区的现状 | 第16-18页 |
·荣巷古镇街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18-22页 |
·自然环境对荣巷街区空间形态形成的影响 | 第18-19页 |
·经济技术对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 | 第19-20页 |
·风水理念 | 第20-22页 |
·宗族体制和人文风俗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空间句法在街区空间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 第24-32页 |
·空间句法的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空间句法的概念 | 第24页 |
·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 | 第24-25页 |
·空间句法之分割方法原理 | 第25-27页 |
·空间句法的三种分割方法 | 第27-29页 |
·轴线分割法 | 第27页 |
·凸多边形分割法 | 第27-28页 |
·视线分割法 | 第28-29页 |
·构型的定量描述 | 第29-30页 |
·空间句法的研究特点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对荣巷线性街区空间的句法分析 | 第32-43页 |
·解析荣巷总体街区空间特征 | 第32-33页 |
·轴线分析法对荣巷街区空间的整体特征解析 | 第33-37页 |
·荣巷街区空间发展模式的句法分析 | 第33-35页 |
·现存荣巷街区空间的深度解析 | 第35-37页 |
·特殊线性空间的句法分析 | 第37-39页 |
·总体线性空间的量化数据比对分析 | 第37页 |
·特殊街巷空间的变量比较与解析 | 第37-39页 |
·荣巷空间的人的行为感受 | 第39-42页 |
·空间尺度与线段空间的关系 | 第39-40页 |
·荣巷街巷空间的可识别性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荣巷节点空间的句法分析 | 第43-64页 |
·凸多边形法对荣巷节点空间特征的分析 | 第43-56页 |
·空间a及周围空间的量化比对分析 | 第44-47页 |
·空间b及周围空间的量化比对分析 | 第47-50页 |
·空间c及周围空间的量化比对分析 | 第50-52页 |
·空间d及周围空间的量化比对分析 | 第52-56页 |
·凸多边形法则下的特殊空间构型的定量分析价值 | 第56-58页 |
·发散式节点空间的可识别特征 | 第56-57页 |
·大体量空间的可识别特征 | 第57页 |
·隐藏性特殊空间的可识别特征 | 第57-58页 |
·视区法对荣巷街区局部空间特征的分析 | 第58-61页 |
·空间f及周围空间的视觉型构便捷系统图解析 | 第58-60页 |
·空间g及周围空间的视觉型构便捷系统图解析 | 第60-61页 |
·空间构型的可视性分析价值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一 无锡荣巷古镇区域生长分布图 | 第70-71页 |
附录 二 | 第71-72页 |
图表索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