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0页
     ·混播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研究第13-14页
     ·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稳定性关系的研究第14页
     ·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第14-15页
     ·人工草地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研究第15-17页
     ·施肥对草地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影响的研究第17-20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第20-24页
   ·试验地所处区域的自然条件第20-21页
     ·镇原试验地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第20页
     ·长武试验地第20-21页
   ·群落特征调查第21页
     ·镇原苜蓿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第21页
     ·长武苜蓿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调查第21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1-24页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计测指标及方法第21-22页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计算第22页
     ·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计算第22页
     ·草地植物群落生产力测算第22页
     ·草地植物群落质量指数求算第22页
     ·群落植物种生态位特征计算第22-23页
     ·本文数据采用DPS 和EXCELL 软件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群落特征和生产力的影响第24-38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第24-28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植物组成的影响第24-25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植被高度的影响第25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植被盖度的影响第25-26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植被密度的影响第26-27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第27-28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28-29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第29-30页
   ·施肥对苜蓿种群重要值和数量特征的影响第30-33页
     ·施肥对苜蓿种群重要值的影响第30-31页
     ·施肥对苜蓿种群数量特征的影响第31-33页
   ·施肥对连作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生态位的影响第33-35页
       ·不同施肥措施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第33页
     ·施肥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第33-34页
     ·施肥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第34-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8页
第四章 轮作苜蓿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分析第38-55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被特征动态变化分析第38-44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被高度的动态变化第38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被盖度的动态变化第38-39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被密度的动态变化第39-40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第40-43页
     ·轮作苜蓿草地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第43-44页
   ·轮作苜蓿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动态变化第44-46页
   ·轮作苜蓿草地群落稳定性分析第46页
   ·1 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与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第46页
   ·2 苜蓿草地年产量的变化与群落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第46页
   ·苜蓿种群及其生长高度的动态变化第46-48页
     ·苜蓿种群高度、盖度、密度和重要值的动态变化第46-47页
     ·苜蓿种群生长高度的季节动态变化第47-48页
   ·杂类草种群特征的动态变化第48-50页
   ·轮作苜蓿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分析第50-53页
     ·轮作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第50-51页
     ·轮作苜蓿草地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第51-53页
   ·小结与讨论第53-55页
第五章 黄土区苜蓿人工草地退化演替及植被演替特征研究第55-68页
   ·苜蓿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特征的动态变化第55-61页
     ·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第55-57页
     ·草地退化过程中优势种数量特征的动态变化第57-58页
     ·草地植被数量特征的动态变化第58-61页
   ·苜蓿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动态变化第61-63页
     ·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时间动态变化第61-62页
     ·苜蓿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时空变化第62-63页
   ·苜蓿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位特征的变化第63-66页
     ·植物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的动态变化第63页
     ·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第63-65页
     ·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第65-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2页
   ·施肥使连作苜蓿草地群落稳定性得以维持,生产力明显提高第68-69页
   ·轮作苜蓿草地群落稳性不高,草地衰退快,生产力高产期短暂第69页
   ·陇东高原苜蓿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主要种优势地位发生明显的替代变化第69-70页
   ·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基因小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对大麦黄矮病毒品系抗性的研究
下一篇: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长及根系提水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