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概念和历史 | 第8-17页 |
第一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概念 | 第8-13页 |
一、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含义 | 第8-11页 |
二、自然人破产的法律特征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社会功能 | 第13-17页 |
一、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 第13-14页 |
二、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社会功能 | 第14-17页 |
第二章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自然人破产制度 | 第17-19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17页 |
二、破产程序 | 第17-18页 |
三、破产管理人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自然人破产制度 | 第19-20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19页 |
二、破产程序 | 第19-20页 |
三、破产管理人 | 第20页 |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 第20-23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二、破产程序 | 第21页 |
三、破产管理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3-31页 |
第一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缺失及其原因 | 第23-27页 |
一、我国破产制度的现状——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缺失 | 第23-25页 |
二、我国实行一般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现实障碍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27-28页 |
二、主体平等及人权保护理念的要求 | 第28页 |
三、进一步发挥破产法的社会功能的需要 | 第28-29页 |
第三节 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可行性 | 第29-31页 |
一、法理基础 | 第29页 |
二、经济环境 | 第29-30页 |
三、国民心理 | 第30页 |
四、信用体系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自然人破产的制度设计 | 第31-46页 |
第一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目标模式与立法步骤 | 第31-33页 |
一、目标模式 | 第31-32页 |
二、立法步骤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具体建构 | 第33-46页 |
一、破产界限 | 第33-35页 |
二、破产程序 | 第35-38页 |
三、破产管理人 | 第38-39页 |
四、破产犯罪 | 第39-41页 |
五、破产免责 | 第41-43页 |
六、破产失权和破产复权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