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消化系及腹部疾病论文--肝及胆疾病论文--胆管疾病论文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生化应答率的影响及对TGF-β1和Smad3的实验研究

主要缩略词第7-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生化应答率及血清TGF-β1和Smad3的影响第14-33页
    前言第14-15页
    1 临床资料与方法第15-19页
        1.1 病例来源与样本量估计第15页
        1.2 病例选择标准第15-17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5-16页
            1.2.2 中医辩证分型标准第16页
            1.2.3 纳入标准第16页
            1.2.4 排除标准第16页
            1.2.5 脱落标准第16-17页
            1.2.6 剔除标准第17页
            1.2.7 应答标准第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1 分组第17-18页
            1.3.2 随访方式第18页
        1.4 观察项目及方法第18-19页
            1.4.1 人口学资料第18页
            1.4.2 随访指标第18-19页
            1.4.3 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和Smad3第19页
        1.5 评价标准第19页
        1.6 统计学方法第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27页
        2.1 一般资料第19-20页
        2.2 基线资料比较第20-22页
            2.2.1 肝功能基线分析第20-21页
            2.2.2 中医症候积分基线分析第21页
            2.2.3 APRI基线比较第21-22页
            2.2.4 血清TGF-β1、Smad3基线比较第22页
        2.3 临床疗效第22-26页
            2.3.1 UDCA生化应答率比较第22-23页
            2.3.2 肝脏生化指标比较第23-24页
            2.3.3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第24-25页
            2.3.4 APRI比较第25-26页
            2.3.5 血清TGF-β1、Smad3比较第26页
        2.4 安全性分析第26-27页
    3 讨论第27-33页
        3.1 不同UDCA生化应答标准的临床应用第27页
        3.2 肝胆湿热兼瘀血阻络证与UDCA生化应答不佳的关系第27-28页
        3.3 导师治疗PBC的经验及清营利胆方立方依据第28-29页
        3.4 清营利胆方治疗PBC的疗效分析第29-32页
            3.4.1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可提高UDCA生化应答率第29-30页
            3.4.2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可改善肝脏生化指标第30-31页
            3.4.3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可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第31页
            3.4.4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可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率(APRI)第31-32页
            3.4.5 清营利胆方联合UDCA可下调血清TGF-β1和Smad3第32页
        3.5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32-33页
第二部分 清营利胆方对DDC胆汁淤积小鼠TGF- β 1和Smad3影响的实验研究第33-46页
    前言第33页
    1 实验材料第33-35页
        1.1 实验动物第33-34页
        1.2 药物与试剂第34页
            1.2.1 清营利胆方(QYLD)颗粒剂药物组成第34页
            1.2.2 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第34页
            1.2.3 主要试剂第34页
        1.3 主要仪器第34-35页
    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2.1 PBC小鼠模型与分组第35-36页
            2.1.1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35页
            2.1.2 药物第35页
            2.1.3 分组第35-36页
        2.2 取材第36页
        2.3 检测第36-37页
            2.3.1 血清ALT、ALP、TBil检测第36页
            2.3.2 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TGF-β1、Smad3第36-37页
            2.3.3 肝脏病理常规检测第37页
    3 统计分析第37-38页
    4 结果第38-43页
        4.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的比较第38页
        4.2 各组小鼠体重的比较第38-39页
        4.3 血清ALP比较第39页
        4.4 血清ALT比较第39-40页
        4.5 血清总胆红素(TBil)比较第40-41页
        4.6 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TGF-β1、Smad3比较第41-42页
        4.7 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比较第42-43页
    5 讨论第43-45页
        5.1 TGF-β 1/Smad3信号传导通路与PBC的关系第43-44页
        5.2 DDC胆汁淤积小鼠模型的特点第44-45页
        5.3 清营利胆方对DDC小鼠模型的影响第45页
            5.3.1 清营利胆方对于DDC小鼠模型一般情况的影响第45页
            5.3.2 清营利胆方对于DDC小鼠肝功能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第45页
            5.3.3 清营利胆方对于DDC小鼠肝组织匀浆TGF-β1、Smad3的影响第45页
    6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 系统综述:中成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疗效的 meta 分析第52-59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氏伤科手法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嵌入式图像处理计算机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