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外界刺激因素对喜树叶中喜树碱的诱导作用 | 第9-2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第一节 植物的次生代谢 | 第9-12页 |
1 植物的次生代谢及其产物合成途径 | 第9-10页 |
2 生物碱形成及其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二节 诱导子的应用 | 第12-13页 |
1 诱导子的概念与分类 | 第12-13页 |
2 诱导子的作用机制 | 第13页 |
第三节 喜树和喜树碱的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 喜树和喜树碱的简介 | 第13-14页 |
2 喜树碱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及其调控 | 第14-16页 |
3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非生物诱导子处对理喜树叶中喜树碱的影响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18页 |
3 处理方法 | 第18页 |
·对离体嫩叶的不同处理 | 第18页 |
·对生长嫩叶的不同处理 | 第18页 |
4 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喜树碱的HPLC分析 | 第18-19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含量计算 | 第19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19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19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1 各处理对离体嫩叶中CPT含量的影响 | 第19-20页 |
2 烘干处理对CPT含量影响 | 第20页 |
3 各处理对生长嫩叶CPT含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4 不同浓度的L-色氨酸对生长嫩叶CPT含量的影响 | 第21页 |
5 不同浓度的H_2O_2对生长嫩叶CPT含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6 各处理对其他成分的影响 | 第22-25页 |
·各处理对1号峰成分影响 | 第22-23页 |
·各处理对2号峰成分影响 | 第23-24页 |
·各处理对3号峰成分影响 | 第24页 |
·各处理对4号峰成分影响 | 第24-25页 |
·各处理对5号峰成分影响 | 第25页 |
第三节 讨论 | 第25-28页 |
1 色氨酸对喜树碱的诱导作用 | 第25页 |
2 水杨酸诱导作用的研究 | 第25-27页 |
3 H_2O_2的诱导作用的应用及其协同效应 | 第27页 |
4 Cu~(2+)的诱导作用 | 第27-28页 |
5 紫外的诱导作用 | 第2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重金属对商陆的影响 | 第29-4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我国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第29页 |
第二节 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 | 第29-32页 |
1 铜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9-30页 |
2 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32页 |
4 铁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2页 |
第三节 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重金属对商陆的影响 | 第35-46页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35页 |
1 研究材料 | 第3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3 样品分析 | 第35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5-45页 |
1 重金属对商陆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2 对各处理叶片的成分的薄层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