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农4号、5号高丹草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饲草新品种开发的重要性及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第8页 |
| ·高丹草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高丹草在育种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9页 |
| ·遗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概况 | 第9-15页 |
| ·遗传标记的概念和种类 | 第9页 |
| ·形态学标记 | 第9-10页 |
| ·细胞学标记 | 第10-11页 |
| ·蛋白质生化标记 | 第11-12页 |
| ·DNA 分子标记 | 第12-15页 |
|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 ·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第15-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9页 |
| ·株高、生育期及分蘖能力观察 | 第16页 |
| ·茎叶比、鲜草和种子产量的测定 | 第16页 |
| ·糖锤度和氰化物含量测定 | 第16-17页 |
| ·营养成分测定 | 第17页 |
| ·POD 同工酶电泳 | 第17页 |
| ·AFLP 分析 | 第17-19页 |
| ·ISSR 分析 | 第1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5页 |
| ·亲本及杂交育成品种蒙农4、5 号选育结果 | 第19-20页 |
| ·母本自交系高梁雄性不育系11A 的主要特性 | 第19-20页 |
| ·父本主要特性 | 第20页 |
| ·杂交育成品种的主要特性 | 第20页 |
| ·物候期观察结果 | 第20-21页 |
| ·株高、分蘖能力及茎叶比结果 | 第21-22页 |
| ·鲜草氰化物(CN~-)含量及糖锤度 | 第22-23页 |
| ·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 | 第23-24页 |
| ·区域试验 | 第24-26页 |
|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酶谱表型 | 第26-27页 |
| ·AFLP 分析 | 第27-30页 |
| ·供试材料的DNA 质量检测 | 第27页 |
| ·AFLP 扩增结果 | 第27-29页 |
| ·各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29-30页 |
| ·ISSR 分析 | 第30-35页 |
| ·供试材料的DNA 质量检测 | 第30页 |
| ·ISSR 扩增结果 | 第30-31页 |
| ·高丹草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31-35页 |
| ·聚类分析 | 第35页 |
| 4 讨论 | 第35页 |
| 5 结论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5页 |
| 附图 | 第45-47页 |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