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故障特征提取技术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 ·故障特征提取技术 | 第12-13页 |
| ·故障特征提取的主要理论方法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4-17页 |
| ·气象卫星故障现状 | 第14-15页 |
| ·航天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 ·航天器故障诊断发展方向 | 第1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信号处理方法及故障特征提取技术 | 第19-34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信号处理方法中的重要概念 | 第19-21页 |
| ·采样与采样定理 | 第19-20页 |
| ·混叠误差 | 第20页 |
| ·截断与泄漏 | 第20页 |
| ·加窗处理 | 第20页 |
| ·量化与量化误差 | 第20-21页 |
| ·傅立叶变换 | 第21-24页 |
|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 第21-22页 |
| ·短时傅立叶变换 | 第22-23页 |
|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重要分析 | 第23-24页 |
| ·功率谱分析 | 第23页 |
| ·相关分析 | 第23页 |
| ·倒频谱分析 | 第23-24页 |
| ·小波变换 | 第24-29页 |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5-26页 |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26页 |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26-29页 |
| ·经验模式分解 | 第29-33页 |
| ·EMD 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30-32页 |
| ·基于EMD 的希尔伯特变换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和EMD 的卫星扫描机构故障特征提取 | 第34-54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系统简介 | 第34-35页 |
| ·扫描结构原理 | 第34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4-35页 |
| ·传感器及测点布置 | 第35页 |
| ·扫描机构振动特性分析 | 第35-47页 |
| ·正扫实验及振动特性分析 | 第36-43页 |
| ·反扫实验 | 第43-47页 |
| ·特征频率总结 | 第47页 |
| ·电机失步及振动特性分析 | 第47-53页 |
| ·正扫过程振动特性分析 | 第48-51页 |
| ·反扫过程振动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 ·特征总结 | 第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消旋组件振动分析及设备优选 | 第54-74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实验系统介绍 | 第54-55页 |
| ·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55-67页 |
| ·常温常压地面测量工况 | 第56-57页 |
| ·常温常压卫星本体测量工况 | 第57-59页 |
| ·热真空环境测量工况 | 第59-67页 |
| ·开罐常温常压 | 第61-62页 |
| ·闭罐常温常压 | 第62-63页 |
| ·闭罐常温真空 | 第63页 |
| ·闭罐升温至35~40 度真空 | 第63-64页 |
| ·闭罐降温至0~5 度真空 | 第64-65页 |
| ·闭罐升温至35~40 度真空 | 第65页 |
| ·闭罐降温至0~5 度真空 | 第65-66页 |
| ·闭罐升温至30 度 | 第66-67页 |
| ·设备对比及优选 | 第67-73页 |
| ·振动响应 | 第67页 |
| ·振动烈度 | 第67-68页 |
| ·频域对比 | 第68-73页 |
| ·以51.2Hz 采样 | 第68-71页 |
| ·以2560Hz 采样 | 第71-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状态监测软件系统 | 第74-86页 |
| ·引言 | 第74页 |
| ·理论基础 | 第74-76页 |
| ·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 | 第74页 |
| ·传输协议及选择 | 第74-75页 |
| ·Matlab 计算及C++Builder 混合编程 | 第75-76页 |
| ·主要功能介绍 | 第76-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 ·本文总结 | 第86页 |
| ·未来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