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微生物学论文

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我国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第13-15页
     ·黄曲霉毒素的分类及性质第13页
     ·黄曲霉毒素产生与分布第13-14页
     ·黄曲霉毒素危害第14-15页
     ·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第15页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5-18页
     ·理化方法第15-16页
     ·免疫学方法第16-17页
     ·金标法第17-18页
     ·其他方法第18页
   ·黄曲霉毒素脱毒方法研究进展第18-22页
     ·物理方法第18-19页
     ·化学方法第19页
     ·生物学方法第19-22页
   ·本研究立题背景和意义第22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液态样品中黄曲霉毒素 B_1检测方法的研究第23-30页
   ·引言第23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试剂与材料第23-24页
     ·仪器与设备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6页
   ·结果与讨论第26-29页
     ·不同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第26-27页
     ·黄曲霉毒素B_1 的HPLC 检测方法评价第27-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吸附黄曲霉毒素 B_1益生菌菌株的筛选及吸附机理的研究第30-39页
   ·引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试剂与材料第30页
     ·仪器与设备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3页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益生菌对黄曲霉毒素B_1 的吸附作用第33-34页
     ·Y1 的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第34-35页
     ·Y1 与黄曲霉毒素B_1 的作用机理第35-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高效吸附菌株 Y1 对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 B_1吸附条件的优化第39-49页
   ·引言第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试剂与材料第39-40页
     ·仪器与设备第40页
     ·实验方法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吸附条件的优化第41-47页
     ·菌体保存方式对Y1 吸附AFB_1 的影响第47-48页
     ·二次吸附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Y1 对花生奶中黄曲霉毒素 B_1的吸附第49-53页
   ·引言第49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试剂与材料第49-50页
     ·仪器与设备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2页
     ·不同菌体处理方式下Y1 对花生奶中AFB_1 的吸附第51页
     ·二次吸附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3-55页
   ·主要结论第53-54页
   ·创新点第54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风对堆肥处理死鸡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高特异性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的研制